SPAC|畢馬威料港推行SPAC 預計今年新股集資額不少於4,000億元

Business

157

據報,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KPMG)預期,香港推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機會甚高,並相信有相關規例會避免出現「造殼」情況。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料,如果引入SPAC機制,會考慮到本地市場環境及上市規則,不會直接複製美國的SPAC模式。

港交所早前決定調高主板上市盈利要求60%,並將於明年初實施。他預期,下半年會有更多企業趕於新政策落實前申請上市,但對整體集資額影響不大。

料2021年新股集資額不少於4000億元 將高於去年

畢馬威估計,香港全年新股集資額不少於4000億元,將高於去年。劉大昌表示表示,雖然面對監管不確定性,加上中美關係持續緊張,有部分中國企業對赴美上市有所憂慮,但就未能令他們中止在美上市的活動。

至於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來港上市等情況由前年開始活躍,他認為中概股回流為大趨勢,港交所亦曾建議改善及簡化海外發行商來港上市,可令更多公司符合上市條件,或甚可參考小鵬汽車的形式來港掛牌。

畢馬威中國香港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主管合夥人朱雅儀都表示,從潛在上市新股數目及市場情緒而言,預期下半年新股集資活動活躍。

沽空大師James Chanos警告勿盲目跟風SPAC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中文意指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或「空頭支票公司」,為美國資本市場獨有的一種上市公司形式,並早於2000年時產生。SPAC通常是由共同基金、對沖基金等募集資金上市,初期可算是沒有任何實際業務,只是一個持有現金的「殼」,等待收購項目。之後,SPAC的贊助者(Founder、Sponsor)會提供集資額約一成啟動資金,以付IPO所需費用,達「先造殼上市,再尋求併購」目的,最終令併購對象成為上市公司。

據高盛預計,全球未來2年SPAC上市併購規模可達3,000億美元,規模不容小覷。

美國「沽空大師」、對沖基金Kynikos Associates聯合創始人James Chanos警告大眾,勿盲目跟風入場,但恐將為投資者帶來「一定昂貴的教訓」。

他表示,自己的對沖基金正進行做淡一些通過SPAC上市、且業務差劣、「估值愚蠢」的公司。他認為,以上公司誇大了其技術的成熟程度,及自有技術在當中的佔比,如果通過正常程序申請IPO,或不會通過審查。

他警告,投資者有可能被SPAC企業表面聲譽迷惑,一定要警惕所謂的「名人光環」,跟隨別人投資時需格外小心。另外,美國證交會(SEC)今年3月時已經罕有地發文警告,要小心以名人參與作招徠的項目,直言「名人與其他人一樣,可能會被引誘參與風險投資」。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