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制裁?|俄烏戰爭爆發近1年 報告指僅9%企業撤出俄國

說好的制裁?|俄烏戰爭爆發近1年 報告指僅9%企業撤出俄國

Feature

184

俄烏戰爭爆發近一年,雙方戰事處於膠着的狀況。不過,有外媒就揭露,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的企業並沒有如外界般想像大規模撤出該國,資料顯示,僅9%外資企業撤出俄國。這與西方國家的政府對應俄國的立場不一致。

自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歐盟及其盟友均對俄國實施史無前例的經濟制裁,令不少外資企業因各種原因未能在俄國正常營運及生產。不過,《CNBC》引述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的最新研究報導指,在戰爭爆發前, 有1,404間歐盟和2,405間七國集團(G7)的企業的子公司在俄羅斯活躍,截至去年11月,只有不到9%的企業有剝離至少一間在俄羅斯的子公司,在2022年第四季幾乎沒有變化。

報告又顯示,在俄國擁有股權並確認撤出的企業中,他們佔所有在俄的歐盟和G7企業的稅前利潤總額的6.5%、佔有形固定資產的8.6%、佔總資產的8.6%、佔營業收入的10.4%及佔員工總數的15.3%。

報告指,平均而言,與留在俄國的企業相比,撤出的企業的盈利能力較低,但員工人數較多。

另外,撤出俄國的美國企業比歐盟和日本的企業更多,但截至2022年底,只有不到18%的美國企業完全剝離在俄國業務,而日本企業和歐盟企業分別只有15%及8.3%

研究又發現,留在俄羅斯的企業中,19.5%為德國企業,12.4%為美國企業,7%為日本跨國企業。

聖加侖大學教授Evenett和Pisani在報告中寫道,結果顯示西方公司是否願意與所屬國家的政府與被視為地緣政治的競爭對手作出經濟脫鉤,「這項研究的結果是對去全球化的說法的現實檢驗」。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指出,這些企業要完全剝離在當地的業務面臨很多挑戰,「除了不清楚哪些資產有價值之外,潛在買家的名單也很少,而不受制裁的潛在買家名單就更少」。剝離的資產(包括知識產權)或會被俄羅斯當局收歸國有。

該行指出,俄烏戰爭短期內仍無法看見曙光,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外資企業兌現撤出的承諾的壓力可能會增加。

不過,英國智庫Moral Ratings Agency的一份報告強調,部份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已經通過註銷資產,而不是出售資產來達到撤出俄國的目的,「如果公司沒有撤出俄羅斯,而當世界形勢發生變化時,企業可隨時恢復該業務價值」。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