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氣候峰會周日揭幕 經濟學家:毫不作為經濟損失更嚴重

Feature

98

一連兩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周日於蘇格蘭格拉斯哥開幕。專家警告今次大會是全球實現《巴黎氣候協定》減排目標的最後機會。據經濟學家推算,若各國不願應對氣候危機,經濟損失勢必比達成零排放所須成本數以倍計。

疫後復甦等議題籠罩下,各國對犧牲短期經濟增長始終躊躇不前。路透訪問全球多名氣候經濟學家,統計各人推算全球轉往零碳排放所需成本。以中間數計算,專家估計至2050年需付出44萬億美元(342萬億港元),佔國民生產總值2%,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預測高一倍。

然而,升溫步伐未止,專家推估一旦各國寧願「太陽照常升起」維持現狀,不願對減少碳排放作任何投資,全球經濟損失至2030年佔GDP總和2.4%,2050年時更高達10%。相反,如落實控制攝氏1.5度以下升溫,有關數字在2050可大幅降低至2.3%。而每當各國延遲執行減排措施,至2050年零排放成本亦因而急增。

教宗方濟各會前敦促與會領袖,必須作出足夠行動為下一代的未來提供切實希望,特別點名發達國家有道德義務承擔更多責任。氣候經濟學家亦帶出關鍵在於已發展國家必須承擔更多,措施可包括碳排放全面徵費,並大幅調高金額至每單位100美元以收效果。東道主英國建議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援助,款項多由富有國家分擔。

然而,科學家致力期望COP26可就禁止燃煤發電達成時間表之際,亞洲尚有數以百計火力發電廠正在動工。接受路透訪問的經濟學家之中, 超過七成均對今次峰會感悲觀。

Source:路透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