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產是如何被界定的?他們的財富狀況以及投資行為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可以通過幾組公開披露的數據,了解一下在香港到底有多少中產。
根據香港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香港342萬名打工人士收入中位數為1.55萬元港幣,月收入2.5萬以上的香港人占27.7%,其中包含了富有階層。花旗香港指出,2017年全港擁有100萬港元或以上流動資產的富裕人士,人數已突破100萬人。
按照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定義,每個月收入1萬至4萬港元的住戶列為中產住戶,這類住戶占了整體住戶數目的55%。當然,也有些教授提出更為「嚴格」的界定,認為香港中產最多只占到人口比例的20%到30%。
香港市民對中產家庭的普遍共識是,擁有價值500萬港元的物業、100萬至200萬港元的資產以及月收入五六萬港元。
一個有趣的現像,似乎民眾對中產財富門檻的普遍共識都要遠高於政府機構或學術機構的相關界定。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各類投資產品和工具極大豐富,基於資產保值增值、繼承、避稅和養老等方面考量而進行資產配置,是中產們的必修課。
整體而言,中產每月收入的支出分幾大部分:30%衣食住行;30%買保險;20%儲蓄備用或者家庭應急做備用金;20%投資,如股票、外彙、基金等有較高收益率的資產。
從總資產角度而言,7成左右都是投放在物業,其次為現金存款、股票、債劵以及其他投資產品。在流動資產方面,花旗香港給出了一個更為具體的比例:「現金存款36%、股票32%、基金17%、債券11%以及其他投資產品。」
據報道,建行亞洲曾進行過一項調查,重點研究了數百位月入3萬至6萬元港元、年齡介於35至55歲之間的中產人士。結果發現在理財習慣方面,他們當中,有64%會以儲蓄作為累積財富的主要方法,選股票的占40%,強積金及保險同占37%,基金或債券則占31%。
但是,據J.P.Morgan的數據,2003年至2017年現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8%,說明現金儲蓄其實是實際收益為負的資產類別。
在股票方面,贏利性與風險性共存。股票以外,香港人首選的投資理財方式是買保險。一般香港人都會拿出10-30%的收入買保險。香港人結婚後都會買保險,受益人為太太、子女;子女出生後也會買保險做教育基金、醫療或重大疾病保障。香港有公營醫療,費用雖然便宜,但經常需要排期,如果買了保險就可以進私立醫院。在房產投資方面,香港人似乎從一開始就將房子作為投資品,可以增值,可以出租養老。但對今天的香港人而言,置業投資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
香港人的安老規劃
香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為嚴重,養老金體系也面臨著挑戰。香港目前形成了以公共養老金為第一支柱,以強積金為代表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計劃以及自願儲蓄性私人退休計劃為第三支柱的三支柱養老金體系。
其中,第二支柱就是指強積金(Mandatory Provident Fund,簡稱MPF)及職業退休計劃條例(ORSO),它是強制性的、私營管理的、僱主發起的,完全積累型繳費確定型計劃。
在第三根支柱方面,現在,已有七成在職人員開始為他們的退休生活進行投資,根據2018年4月在香港進行的JP摩根投資者信心指數調查,約有69%的香港人正在進行長期投資,他們有80%投資於退休生活。
不過,香港人對退休生活的主要投資方向是股票或者現金儲蓄。除強積金(MPF)及職業退休計劃條例(ORSO)外,86%的受訪者選擇將股票作為退休後的主要投資方式。而在投資行為上,男女略有不同,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扣除強積金和職業退休計劃條例的金額之後,只有7成的女性投資股票(男性為九成以上),一般的女性會投資基金(男性為七成以上)。無論男女,股票和現金依舊占據了香港中產安老投資組合的大部分。
而不少中產並不清楚需要多少錢才足夠作退休之用,有50%則認為只需500萬元以下,其次有19%則認為需1000萬元以上。有學者估計,香港人退休,應該預留最少500萬資產,並盡可能早購買醫療保險。
很多香港人認為預計到退休時他們只能存下340萬港元,這比他們維持同樣的生活水平所需少了17%。女性平均壽命長,早退休,則面臨更大的退休生活壓力。女性退休後預計可存款270萬港元,而實際上360萬港元才剛夠用。
無論是當下的資產配置還是著眼於長遠的養老生活,由不同的國家、部門和資產類別帶來的多樣化的收入和回報,這對中產的資產組合策略而言,都尤其重要。
Source:綜合報導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