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12日)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砧板上檢測到肺炎病毒,後來北京新增數十宗本土確診病例,全市進入戰時狀態,疫情更蔓延到遼寧、河北、四川等省分。多宗病例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引起恐慌。
周一(15日)中午,丁香園旗下健康科普平台丁香醫生在其官方微博問到,「想問問大家,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近期你還會吃三文魚等刺身食物嗎?」一小時后,「不吃,保命要緊」的答案選項拔得頭籌,支持率遠遠超過「吃!我不在北京」以及「吃,我在北京也不怕」。
市民「聞魚色變」,《國際金融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除北京外,濟南、福州等地的各大超市及餐廳也迅速下架三文魚及其相關產品。
根據內地企業訊息查詢平台企查查數據,2019年中國水產相關企業註冊量達37.7萬間,但在當局嚴查下,這些企業或面臨陣痛,周一(15日)開市多個三文魚概念股更集體低開。
Wind數據顯示,6月15日,三文魚概念股集體低開。其中,佳沃股份跌幅最大,一度接近9%;獐子島低開4%;通威股份亦低開2.15%;國聯水產、開創國際小幅低開;隨後才收窄跌幅;佳沃收報11.77人民幣(下同,約12.89港元),跌3.68%。香港的內地餐飲股同樣受累,「火鍋股」呷哺呷哺,股價挫一成,報7.42元;海底撈挫逾5%,收報33.2元;九毛九跌3.5%,報13.18元。
到底三文魚還能吃嗎?
關於此次新發地病毒的源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初步調查結果顯示,肯定不是在北京的原發地發生的,是從外地引進的,現在環境採樣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需要全面的環境檢測結果來說明問題。
根據三文魚漁業信息的新聞網站Salmon Business公佈數據,全世界三文魚養殖戶每年都要向中國出口約10萬噸的三文魚。其中,智利、挪威、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是中國主要的三文魚進口來源國。2020年1月到4月,在中國進口的所有冰鮮三文魚中,挪威佔了45%的絕對份額。
他指出,三文魚案板查出病毒陽性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它有可能是被污染的。比如市場工作人員或客戶等已經感染病毒者在案板前講話,會有飛沫噴出,都可能造成案板污染。所以僅僅是砧板查出陽性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不能確定三文魚就是這次病毒傳播的源頭。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表示,根據目前情形而言,三文魚及其他肉類污染感染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三文魚上的病毒最大的可能性是通過粘膜的接觸傳播,比如摸過污染的冰鮮三文魚,不洗手就揉眼睛、摳鼻子,或者是通過三文魚污染攤位及周邊環境,進而接觸傳播。
然而,他強調,非常時期消費者盡量不要吃三文魚刺身等生食,建議熟食。
綜合報導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