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衰退】武漢肺炎帶來「孤獨大流行」:鏡頭外的孤獨老人及長期病患。

Feature

530

武漢肺炎擴散逾百國,全球確診人數逾10萬,世衛不得不承認武漢肺炎是全球大流行(pandemic)。各地政府紛紛勸喻市民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如非必要不要出外旅遊,盡量留在家中。關上了家中閘門,心房也隨之緊閉。

「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是減慢疫情擴散的有效方法,但美國網媒《VOX》文章指此舉引起另一問題「社交衰退(social recession)」。社交活動減少,對長期被孤立的人影響最大。前美國衛生局局長Vivek Murthy指,疫情下首當其衝的是窮人、老人及長期病患,社會須確保不要遺下他們。

紐約大學社會學家Eric Klinenberg表示,官方承認現時出現全球大流行,同時全世界都經歷社交活動稀少帶來的痛楚。然而,社會普遍關注武漢肺炎對經濟的影響,鮮有人談及如何應對「社交衰退」。

有病毒專家指,對抗疫情最重要的是減少面對面的接觸。如今他也面對孤獨的問題,只會在深夜購物,確保店內空無一人。

有腸道醫生指,十分擔心他的病人和家人的健康。為怕把病毒傳染給年長的父母及子女,很少回到老家去。家人和病人又少了一個與外界溝通的渠道。

Photo From The Atlantic

減少接觸可以降低感染肺炎的機會,但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都會令健康變差。

美國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曾探討社交孤立與健康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在疫症爆發前,已經有四分一人符合社交孤立的定義,指標是日常社會交流的次數。當中有43%人承認感到寂寞。

社交孤立的人,可能會感到寂寞,亦可能沒有特別的感受。然而,兩種情況都會影響身心健康,縮短壽命。患上不同疾病的風險上升,包括提高50%患老人癡呆症的風險、提高29%患冠心病的風險、提高25%癌症死亡風險、提高32%中風風險。心理健康也受到影響,研究員回顧從前數十項研究,發現社交孤立感與抑鬱、焦慮及自殺念頭有一定關係。

人類自古是群居生物,從群體獲得安全感,孤立的狀態令人感到焦慮。如果壓力是孤獨感影響健康的原因,武漢肺炎的威脅便十分大。武漢肺炎不但令人孤單,還十分嚇人。有長期病患者接受《VOX》訪問時表示,「現時感到十分焦慮,每天都難以專注及入眠。」疫情底下不敢出門。

專家列出了社會孤立的壞處,但「社交衰退」(social recession)是疫情下的必然發展。

不過,總有方法應對,如出外散步或到郊外野餐。有專家指,經常參與戶外活動的人面對群眾時會感到更安心。

另一方法,可參考近日流行的線上溝通模式,確保不要減少與親友的聯繫,如定期打電話及視像通話,至少比傳訊息及電郵好。

可是,老人正是對新的溝通模式認識最少的人,因此家人需幫助他們學習新科技。

有人主動聯繫的老人,已算是幸運的一群。最慘的是本來就沒有和親友交流的人。政府應投放資源予社區組織提供協助。

正如政府的防疫措施需根據疫情發展而制定。社交孤立問題取決於市民的孤立及互助程度,來判斷適當的應對方法。社交孤立及孤獨感一直是老人及長期病患者所面對的困境,今次疫情只是令問題惡化了。當問題浮面,才迫不得已去面對及思考解決辦法。

Source:VOX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