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兩年經常聽到「我係E人」,「佢係I人」的對話,電視劇演員對白也出現「我好I架,唔好嘈我」,連商場活動指示牌也出現「E人排這邊」,「I人排那邊」,到底他們在說什麼?真的是「明就明,唔明就唔明」,其實他們說的是MBTI人格類型指標。MBTI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簡稱,MBTI是一種人格評估工具,基於認知心理學鼻祖卡爾.榮格(Carl Jung)的心理類型理論,由Katharine C. Briggs和她的女兒Isabel B. Myers在20世紀中期開發而成,而MBTI正是由她們兩母女的名字而組成。該工具通過四個維度對人格進行分類,共形成16種不同的人格類型。
四個核心維度
1. 精力取向 (Energy Gaining):
外向(Extraversion),簡稱“ E ” vs 內向(Introversion),簡稱“ I ”
• 外向型傾向於從外部世界和人際互動中獲得能量
• 內向型則從內心世界和獨處時光中恢復精力
2. 資訊收集 (Information Receiving):
實感(Sensing),簡稱“ S ”vs 直覺(Intuition),簡稱“ N ”,由於Introversion 也是字母I開頭,避免混亂,在MBTI規則內會把Intuition 寫成iNtuition, 同時用 “ N ”做代表。
• 實感型關注具體事實和細節,重視實際經驗
• 直覺型注重模式和可能性,善於看到大局和未來趨勢
3. 決策方式(Decision Making):
思考(Thinking),簡稱“ T ” vs 情感(Feeling),簡稱“ F ”
• 思考型基於邏輯和客觀分析做決定
• 情感型則考慮價值觀和決策對他人影響
4. 生活態度:
判斷(Judging),簡稱“ J ” vs 感知(Perceiving),簡稱“ P ”
• 判斷型喜歡有計劃、有條理的生活方式
• 感知型更偏好靈活、開放和適應性強的方法
生活中的應用
自我認知與成長
MBTI幫助個人瞭解自己的天然傾向和優勢,認識到每種人格類型都有其獨特價值。例如,內向型的人可以學會欣賞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而非簡單地認為自己“不善社交”。
人際關係改善
通過理解不同類型的行為和溝通風格,我們可以更好地與家人、朋友和伴侶相處。例如,認識到某人是情感型決策者,就能理解他們為什麼在某些決定中更重視和諧關係而非純粹的邏輯。
壓力管理
瞭解自己的類型特點有助於識別壓力來源並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判斷型的人可能在計劃被擾亂時感到壓力,而感知型的人則可能在過於嚴格的時間表中感到束縛。
職場中的應用
團隊建設與協作
許多組織使用MBTI來促進團隊合作和理解。瞭解同事的不同工作風格可以減少衝突,提高協作效率。例如,實感型的員工可能更擅長處理細節任務,而直覺型員工則可能更擅長戰略規劃。
職業發展與規劃
MBTI可以幫助個人識別可能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例如,ENFJ類型(外向、直覺、情感、判斷)往往在教育、諮詢和人力資源領域表現出色,而ISTJ類型(內向、實感、思考、判斷)則可能在會計、行政管理和法律工作中取得成功。
領導力發展
瞭解自己的領導風格以及如何適應不同團隊成員的需求是有效領導的關鍵。思考型領導者可能更需要學習表達讚賞,而情感型領導者則可能需要發展提供建設性批評的能力。
溝通效率提升
通過調整溝通方式以適應不同偏好,職場溝通可以變得更加有效。與直覺型的人交流時,可以先分享總體概念和願景;而與實感型的人溝通時,則最好提供具體的資料和事實。
使用MBTI的注意事項
雖然MBTI是一個有用的工具,但重要的是要記住:
- 它描述的是偏向性,而非絕對性,更不是能力指標
- 所有類型都是平等的,沒有“更好”或“更差”的類型
- 人們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表現出不同類型特徵
- 它不應被用於限制個人發展或職業選擇
結語
MBTI提供了一個框架,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偏好,促進更有效的溝通和人際關係。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尋求自我理解,還是在職場中追求更高效的團隊合作,MBTI都能提供有價值的見解。然而,重要的是要以開放和靈活的態度使用這一工具,認識到人類行為的複雜性遠超過任何分類系統所能完全捕捉的。通過理解和欣賞多樣性,我們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創造更多的和諧與生產力。我將會在未來的文章中,分享每一種人格類型的特質及優勢,讓大家活得更舒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