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訓練】史丹佛大學教育研究院長教授「不能錯過的3大記憶方法」!

Strategy

249

想像你正在一間燈光晦暗的大教室上堂,教室中有三百多個學生,老師站在遙遠的講台上,正在教授生物化學的內容,總共 70張的投影片現在教到第 45 張。突然之間,一個學生從座位上跳起來大聲說:「我找到威利了!」另一個穿著紅白條紋上衣的人也突然跳了起來,衝出教室,前面大叫的學生也跟著衝出去。教室出現一陣騷動,教授一臉疑惑,然後一切逐漸恢復原狀,繼續上課。

學生是否因此無法投入課堂中?不一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學生肯定會對「威利事件」印象深刻。在《學習的26種方法》中提到,處於興奮狀態時,學習的效果會變好。當人們受到刺激,注意力跟記憶力也會隨著提高。

刺激是一種身體上的改變,使人進入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 of Flight Response),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注意力集中。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會對「激發狀態」產生不同的影響,但兩者都會促進記憶。有時候在教學後進行刺激,也能加深對內容的記憶。要利用「激發狀態」來加強學習成效,你可以將以下三個方法納入你的學習中。

Photo from Youtube

1. 與其他人互動

他人在場時,人們會表現得更好,這是「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現象。人們與別人一起騎單車時,會騎得比較快,撞球玩家在有他人觀察時,會打得比較好,就連螞蟻也會在其他螞蟻在場時挖掘更多隧道。最近的研究指出嬰孩向真人學習語言的效果,比從影片中學習更好,成年人與他人一同學習科學的效果,也比獨自學習好。

與閱讀課本相比,真人教學算得上社會性的活動,但是教學本身仍不足以達到社會促進的效果。讓學生進行社交活動,例如與班上同學互動、或在課堂中提問,才有可見成效。

2. 拒絕發呆

簡單的東西就可以讓人維持激發狀態,其中一個就是「咖啡因」,咖啡因能夠促進學習,而且與平常的激發狀態有同樣的生物機制。另一方法是「做運動」,運動過程中,認知能力會短暫受影響,但運動結束後一段時間內,學習表現會獲得提高。

此外,主動學習也有助於激發狀態:老師可以設計特別的選擇題促進主動學習,讓學生以不記名方式投票選出心中的正確答案,然後以小組形式討論問題。回顧 10 年研究的調查發現,與老師授課相比,大學物理課中的學生從主動學習的方式學習到更多,激發狀態很可能是促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Photo from Inside Higher Ed
Photo from Inside Higher Ed

3. 引起興趣和好奇心

有個研究,學者請受試者評核他們對幾道冷僻問題的好奇心(如:「dinosaur」這個英文字最原來的意思是什麼?)並接受FMRI 腦部掃描,測量腦部對每道問題的反應。(FMR 使用的機器其實就是掃描腳部用的機器,不過它是測量腦部區域血液流動的改變,而不是檢查組織結構。)

參與者會在螢幕上看見每道題目出現,每道題目後會出現一張臉,然後出現題目答案。結果顯示,受試者比較記得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答案,但令人意外的部分在於,題目與答案之間出現的臉孔:這些臉孔不是知名人物,與題目也毫無關連,但是,他們會特別記得跟有趣題目一起出現的臉孔。這個結果顯示,好奇心引起的興奮感能夠用來促進學習。

很多人都知道在刺激的狀態下,學習會有不錯的效果,但人們可能不一定知道,促進學習的刺激物不必與學習內容有關。肢體運動、外界噪音、或是找個人一起學習,都可以有效進入「激發狀態」,提高注意力與記憶力。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激發狀態加上焦慮,會使人在壓力下表現變差。過度的激發狀態也會影響學習表現。若要靠外部刺激來加強對於教學內容的記憶,則要注意當外部刺激出現時,人們必須把焦點放在教學內容,否則激發狀態會使他們更容易忽略了教學內容。以前面的「威利事件」為例,若學生在事件發生之後將注意力放在課堂上,學生才能成功的提高對於學習內容的記憶力。

Source: The ABCs of How We Learn: 26 scientifically proven approaches, how they work, and when to use them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