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德國,很多人會想到「Benz、BMW、Porsche、Audi、Montblanc、Siemens、Leica 、Zeiss、Adidias」等經典品牌。又或者想到「馬克思、叔本華、尼采、歌德、海涅、巴哈、貝多芬、莫札特、高斯、愛因斯坦、開普勒」這些不同領域的世界名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移民美國、加拿大的德裔算上,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超過200人。
為何如此多的優秀產品、世界經典都在德國誕生並且長盛不衰?
為何只有8000多萬人口的德國,竟拿走了接近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獎?
這可以在德國的兒童教育中找到答案。
德國的幼稚園會教什麼?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稚園裡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麼呢?
在幼稚園的3年中,孩子們有機會參觀警察局,學習如何報警,如何處理遇到壞人的情形,瞭解到警員是用來做什麼的。
孩子們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市長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去自由市場,用錢學習怎樣買東西,區別自由市場跟商店的不同。
透過種種的生活體驗學習,3年過去,孩子都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制訂計畫,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員警,一個6歲的孩子,便已擁有很強的生活能力。
故意輸在「起跑線」上
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三分一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
德國的教育方式告訴我們,提早讀的都是沒太大作用,最多只能讓家長們炫耀一下。
聯邦德國《基本法》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德國政府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的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任務」就是快樂地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在德國,不是只有幼稚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一位德國的母親表示:「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剥奪孩子的想像空間,長久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會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1.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2.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稚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3.保護孩子情感,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德國幼稚教育強調什麼?
1、事實與環境教育
這是一種喚起幼兒環境保護的初步意識的教育,通過觀察周圍環境,訪問不同的機構,增強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直觀體驗自然過程。通過各種方式讓幼兒接觸自然,是促進兒童成為環境保護主人的前提條件。比如讓幼兒認識能量與水的意義,避免製造多餘垃圾的意義,或讓孩子們直接參與分揀垃圾等。
2、實際生活與家政教育
就是通過設計有意義的情境,給孩子以體會,形成集體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種玩具,認識每年的重要事件,掌握家務勞動技能(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熟悉交通規則,學習一些儀器使用(收錄機、煎烤箱),對緊急情況作出反應。
給孩子機會,進行模擬練習。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稚園裡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經過漫長的探索和改進,德國提出千萬不要把幼稚園變成學校的理念。
如何運用這4000個小時,是幼稚園面臨的一個問題,孩子們要快樂地成長,要學會遊戲,要學會和夥伴相處,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他們把教育融合在玩耍中。在德國很少有孩子不願意上幼稚園,因為在幼稚園裡,輕鬆自在又有很多同伴。
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氣氛下成長和學習,難怪能夠培育出一群優秀的人才。
Source:New York Times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