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商機】為甚麼電影院一定會賣爆谷?因為它曾撐過經濟大蕭條,還拯救了美國電影業

Strategy

785

現代的電影業對抗不單只是在硬體上的競爭,就是娛樂設備、飲食商品等亦是鬥爭的範疇之內。近年來 3D、體感等新時代的電影體驗日新月異,但電影院中始終有一樣東西是百年來不變的,就是在電影院必定會看到的小食──爆谷。

電影院為了推銷自家的小食,普遍都不准許客人自備小食到院內看電影,從而讓客人更容易購買電影院銷售的小食。然而你又有想過,無論是哪個時代的小食都是百家爭鳴,為何偏偏只要說到電影,我們就一定會想到爆谷呢?

Photo from Food Network

時間回到電影面世之前,世界上第一台爆谷機在 1885 年出現在美國街頭。在此之前,玉米一向都是美國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爆谷出現後更是風靡球場、馬戲團及嘉年華等地。由於爆谷的成本低廉,售價也可以定得較低,讓普羅大眾也能承受得起。這也讓爆谷在當時成為了除了熱狗之外,另一款在美國爆紅的零食。

然而在電影院現身的初期,電影並不像現今社會一樣被視作普遍的娛樂,反而是被當成藝術鑑賞的作品。換言之,爆谷這種市井的平民小吃是與電影院扯不上關係的。當時的電影基本上就是給身處上流社會有錢人看的,而爆谷這種會發出噪音的食物,更是不容許被帶入電影院的。

Photo from The Spruce Eats

然而,美國在 20 世紀 20 年代末遭遇了經濟大蕭條,而電影院的經營亦自然遇上了困難。自此,電影作為需求彈性高的奢侈品,許多電影院都倒閉了。就是僅存下來的電影院,也因經濟下滑的問題而令電影票價大幅下跌。不過,亦因這樣而令很多當時在社會水平較低的平民百姓也能享受電影的聲畫體驗。當年的美國公民基本上是沒有甚麼奢侈消費可以餘下的了,而當時售價約 5 分錢的爆谷就成為了美國人為數不多的奢侈消費,據說很多看電影的民眾還偷偷把爆谷藏到大衣之中偷偷帶進電影院吃。

雖然一開始電影院也是不允許這種行為的,但久而久之電影院的老闆也無法忽視這種大眾的趨勢,而潛移默化地讓爆谷成為被容許帶進電影院的小吃了。當然,這還是電影院老闆在引入爆谷小販的情況下進行的。就這樣,電影院向爆谷小販抽取擺攤的租金,為電影院、小販與客戶造成三贏的局面。

Photo from BBC

市面上還是有很多電影院保留傳統,沒有跟進這股爆谷狂熱。不過既然電影已經不再是上流社會專享的娛樂了,這種傳承卻令它們的商機大失。基本上,在經濟大蕭條的打擊後碩果僅存的電影院,都是有販售爆谷的。

當然,跟現時的電影院一樣,除了爆谷之外還是有不少其他的選擇的。不過,一直到 1945 年,美國的糖入口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大幅下跌。台灣、菲律賓等主要產糖地帶與美國斷絕了來往,導致爆谷這種只需要由玉米、鹽和牛油製作的小吃更為盛行。據說在 1945 年後,全國一半的爆谷銷量都是在電影院裡銷售的。隨後亦慢慢發展出爆谷套餐等相應的促銷,甚至把本來設置在中場休息時段播放的廣告轉投到電影開始前播放,目的都是為是讓我們購買更多爆谷。

到了現代,電影院仍然以爆谷為主的零食來賺取一筆不少的取入。雖然現代的人已經不再生活在爆谷狂熱的社會之中,不過爆谷與電影之間的關係,卻是已經變得密不可分了。

 

綜合報導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