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時間,將病人送去醫院絶不是一件好事。19世紀的醫院,是各種感染的溫牀,那些生病甚至垂死的人也只能使用最原始的設施。事實上,在那個年代,在家裏就醫更安全:當時在醫院裏的死亡率比在民居環境下高三至五倍。
當時的醫院總是彌漫著尿液、嘔吐物和其他體液散發的惡臭。那種氣味令人難以忍受,工作人員在醫院裏走動時,有時候要用手帕捂住鼻子。
當時的醫生絶少會洗手或者清潔醫療用具,而手術室就和那些不講衛生的外科醫生一樣骯髒不堪。
因此,那時候的醫院也被人稱作「Death House(死亡之屋)」。
美國畫家托馬斯·伊肯斯(Thomas Eakins)在1975年的畫作《骯髒的診所》;之後不久,外科手術室的衛生環境得到改善。在那樣一個對細菌仍然一無所知的世界裏,有一個人曾試圖通過科學的方法來阻止感染的蔓延。
他是一個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的匈牙利醫生。
在19年紀40年代,塞麥爾維斯曾試圖在維也納的產房內實行洗手的制度,以此來降低死亡率。現在聽來這個提議當然值得採納,但是當時他卻失敗了,而且還因此而被同僚排擠。
當時,塞麥爾維斯的觀點觸動了某些人的尊嚴,遭到了一些權威人士的反對,其中包括其導師,這些人為維護自己虛假的尊嚴,視其為醫學界的另類與叛徒,最終在1849年的3月將塞麥爾維斯逐出醫院。
有時,不是真理被遮蔽,而是權威的根基太牢固。似乎在權威眼中,錯誤無法正視,正視就是否定自己。
不過到後來,他被看作是「母親們的救星」。
對細菌一無所知的世界
塞麥爾維斯當時在維也納總醫院工作。那時候,就像其他所有醫院一樣,裏面的房間時常放滿死屍。在19世紀下半葉細菌理論正式得到世人認可之後,很多醫生都沒有想過,醫院裏惡劣的衛生條件可能是造成感染蔓延的原因之一。
在19世紀中期,人們認為疾病是通過有毒的霧氣傳播的,一種叫『瘴氣』的有害微粒被鎖在裏面。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之一就是產婦,特別是那些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陰道撕裂的母親——裂開的傷口正是細菌最理想的棲息處,而醫生當時就是細菌的載體。
塞麥爾維斯首先注意到的,是維也納總醫院裏兩個產房之間一個有趣的差別。
一個是由男性的醫科學生管理;另一個則是由一些中年女性料理。
由醫學院學生監督的那一個,在1847年裏每1000次接生當中造成死亡的個案是98.4個;另一個由中年婦女操作的產房,1000個接生個案中只有36.2宗死亡。
這種差異,一開始曾被歸因於男性醫科學生在處理病人時「比中年婦女而粗糙」。人們相信,這種粗糙令母親們更容易出現象產褥熱等一類的病——那是一種生產之後的子宮感染,當時幾乎是所有醫院產婦死亡的元兇。
不過,塞麥爾維斯卻不相信官方的解釋。就在那一年,他的一個同事在進行屍檢時割傷手,給了這名匈牙利醫生一個他所需要的線索。在那個年代,解剖屍體有致命的受傷危險。解剖刀造成的任何皮膚傷口,不論多小,是長期存在的危險,哪怕是對有經驗的解剖學家來說也是一樣。
在維也納,塞麥爾維斯看著自己的同事死去,發現他的症狀與那些患上產褥熱的女性很相似。
有沒有可能,是解剖室裏那些醫生將「有害微粒」帶到了產房?
塞麥爾維斯曾提出,醫生在手術前必須使用氯仿溶液洗手。從解剖室出來的醫生,必須用這種殺菌溶液洗手,才能再去照顧病人。
可是,塞麥爾維斯卻未能令他的同僚信服,產褥熱的多發與接觸屍體造成的交叉感染有關。那些願意測試這種方法的人常常做得不正確,從而得出不盡人意的結果。
事實上,使用殺菌劑洗手直到1880年代才成為產房的慣例。
他關於這個話題而寫的書收到一些負評之後,塞麥爾維斯猛烈抨擊了他的批評者,甚至將那些不洗手的醫生標籤為「殺手」。
後來他在維也納總醫院沒有得到續約,塞麥爾維斯回到了祖國匈牙利。在布達佩斯一所小醫院裏,他以無薪的形式擔任產房的名譽醫生。
在那裏和他後來任教的布達佩斯大學,之前都是產褥熱肆虐,直到他的到來,幾乎完全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過,對於他這個理論的批評仍然猛烈,塞麥爾維斯對於同僚不願意採納這種做法的憤怒也越來越強烈。在死後,塞麥爾維斯的貢獻才得到了承認。到1861年,他的行為變得越來越古怪。四年後,塞麥爾維斯被關進了瘋人院。
一名同僚以帶他去一家新的醫院為託辭,將他帶去維也納的瘋人塔。
當塞麥爾維斯發現真相後試圖逃跑,衛兵對他施以毒打,用縛住袖子的緊身衣套在他身上,將他關進小黑屋。
兩星期後,塞麥爾維斯死於右手的嚴重感染,終年47歲。
在後來微生物學奠基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外科消毒法創始人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和細菌學始祖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等醫學先鋒所做的貢獻中,都沒有塞麥爾維斯的參與。
不過,塞麥爾維斯的貢獻後來得到了承認:時至今日,洗手仍然被認為是醫院避免感染的最重要方式之一。後來,人們為他建紀念館,豎紀念碑,連布達佩斯最著名的醫科大學,都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但這顯然太晚了一點。
Source:BBC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