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年10月份裡,哈佛大學的招生系統在波士頓聯邦法庭接受審判,審判廳總是擠得水泄不通。哈佛大學被指控歧視亞裔申請人,但在上週結束的整個審判中,該校一直堅決否認這一點。
通過證詞和內部文件,該案件讓人大開眼界,了解哈佛大學那些經常保密且不透明的錄取過程。哈佛大學認為,有大約4萬名申請者,而入學名額只有1600個,一些學生將不可避免地被排除在外。
旁聽席上的許多人認為,錄取官員以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進行篩選過程,使得現有的統治階級長期延續下去,也有人認為他們在追求一種崇高的行為,將各種背景中的「粗糙鑽石」提升為未來的精英。以下是我們了解到的誰有入學優勢:
哈佛優先考慮的申請人包括其招募的運動員(A)、哈佛大學畢業生的子女(L);院長或主任興趣清單上的申請人,通常包括非常富有的捐贈者和知名人士的子女,大多是白人(D);以及教職員工的子女(C)。ALDC申請人只佔申請人的5%左右,但是佔入學學生的30%。
- 有「A.L.D.C.」
ALDC身份的申請人的入學率約為45%,而其餘學生的入學率為4.5%至5%——但擁有ALDC身份也不能保證入學。(這起聯邦案件的法官艾莉森·D·巴勒斯[Allison D. Burroughs] 也是被拒絕的校友子女。她後來去了米德爾伯裡學院[Middlebury College]。)
哈佛大學的證人表示,保留畢業生子女優勢非常重要,因為它鼓勵校友向母校投入時間、專業知識和資金。
每年,哈佛都會發出數千份申請邀請信,邀請高中三年級學生申請該校,部分是基於他們的PSAT分數。哈佛邀請的學生入學率是其他入學申請者的兩倍。
2. 來自「匱乏鄉村」的學生
在「匱乏鄉村」——20個以農村為主的州,申請哈佛大學的人相對較少——該校不以PSAT分數作為向白人學生髮送邀請信的標準。 2013年,在匱乏鄉村,白人申請人在PSAT考試中獲得1310分便可獲得申請,而「匱乏鄉村」之外,白人和亞裔美國女性則需獲得1350分,白人和亞裔美國男性則需要1380分。無論身處何地,黑人、西班牙裔、美國原住民或其他少數族裔學生都需要1100分或更高才能被邀請申請。
3. 活躍(或內向)申請人
招生人員受到鼓勵,錄取具有「異常吸引人的個人品質」的申請人,其中包括「活躍、仁愛、成熟和個性優勢」。根據法庭文件和證詞,外向的學生似乎受益最多。
但是該校在上個月審判開始前幾天發布的新指南警告招生官員,應該重視「並不總是等同於外向性格」的性格特徵,並且那些似乎「特別具有反思力、洞察力和(或)專注力」的申請人也應該獲得較高個人評定。
在審判中,哈佛並未否認亞裔申請人收到的平均個人評定低於任何其他種族或族裔申請人。原告表示,這證明哈佛對亞裔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是勤勞而沉悶。哈佛說,這不是歧視的結果;相反,部分原因是高中教師和輔導員對這些申請人的支持較弱。
「我們不認可這一點,我們厭惡陳規定型的評論,」哈佛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威廉·菲茨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作證說。
4. 有令人信服的人生故事的人、克服了某些障礙的人
法院文件,包括發給招生人員的指導方針,一再顯示對貧困學生和弱勢群體給予明顯優勢。但是,其他類型的最佳挑戰故事也能給申請人帶來優勢。
在申請中,小時候從越南來到美國的哈佛大學大四學生葉勝(Thang Diep,音)談到自己因為英語有口音被欺負,以及一位哈佛教授成了第一個正確念出他名字的老師時,他感到多受鼓舞。
出庭作證的莎拉·科爾(Sarah Cole)是一名來自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黑人學生,她曾努力獲得一所著名私立大學預科學校的獎學金,卻因此在社交方面受到影響。她說,白人老師告訴她,她不夠聰明,無法出類拔萃,在她工作的地方,客戶因為她穿史丹佛大學的T恤而嘲笑她。她於2016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現在是一名公立學校教師。
招生主任菲茨西蒙斯說,申請人的種族只在反映其人生經歷時才會被考慮,比如「他們克服並解決了那些類型的困難」。
菲茨西蒙斯的父母是一家加油站的老闆,他說自己當初申請哈佛時,在申請信中寫道,希望自己是家族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他就被錄取了。
Source:NY TImes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