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之道】為什麼說在面試中證明自己可靠比証明自己的能力更為重要?

Strategy

2,176

絕大多數的面試建議都在關注候選人的技能。如果你是面試官,那麼你得到的大部分面試指導都是關於如何評估候選人的技能;

而如果你是候選人,則是關於如何展示自己的技能。這樣你就能給人留下聰明積極的印象。然而,恰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

因為面試通關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聰明積極,而是你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可靠」。

可靠是一種基礎特質,包括面試官在內,大多數人都會自動地、無意識地在他人身上探尋這種特質。

正如哈佛社會心理學家 AmyCuddy 及其他人的海量研究所顯示的,要成為可靠的人必須擁有兩項品質:熱忱、能幹

「熱忱」表示你對對方存有善意,「能幹」表示你能出於善意而有所行動。一位熱忱、能幹的應聘者是有價值的潛在夥伴。

一位能幹但不夠熱忱的應聘者卻有可能會是強大的對手,這種人一般不太有團隊意識,可能在日後製造麻煩。

所以,如果你遵循常規的面試指導,全力展示個人才幹而忘了體現你的熱忱,面試官很可能最終會對你有些忌憚。

然而,實際上,面試官在問的時候也許僅僅只會問你的技能,但這並不影響你回答真正的問題。面試官也許自己也並沒意識到他們真正關注的問題並不是通過提問體現出來的。

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面試中最為常見的兩個問題。看看你該如何把握機會,在回答這兩個問題時同時表達你的熱忱和能力。

Q1:「請簡單介紹一下你自己。」

這是一展才能的絕佳問題,而大部分應聘者都會心中暗喜,趕快拋出自己對著浴室鏡子反復練習過的「論我的優勢」之類的答詞。

Photo From Interview

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更是個極好的問題:你可以用謙虛和感恩這兩個強大信號展現自己的熱忱。

先說說「謙虛」。我知道這有點像是對著大喇叭貶低自己,但是研究顯示,如果你在談到個人技巧和能力時表現得較為謙遜和尊重,聽者對你能力的預估平均會提升 20%-30%

若是你過於自吹自擂,他們對你的印象也會相應打個折扣。

「我對客戶很有一套。他們超愛我。」這樣的說法就有點過頭了。

謙虛的說法是:「我努力瞭解客戶的需求,我也對我們一起做出的成績感到驕傲。」

再說說顯示感恩之心。你目前取得的成績並非一己之力,你需要清晰表達這一點。

在談及自己的能力和優勢時,確保提及自己曾接受的指導,以及別人創造的、幫你發展這些優勢的機會。說一說你為自己所受到的幫助和指引而感到多麼幸運。

Q2:「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

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容易毀掉你的面試。所有人都認為,說前主管或上家公司的壞話不可取,確實如此。

Photo From Internet

因此他們會建議你把離職原因集中表述為「尋找新機會」以及嘗試在新的崗位上提升自己。如果你只關心能力的體現,那麼這個建議尚可參考。

但你要留意一下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字出現的頻率:「我在尋找新的機會」,「我想提升自己」。

那麼你走之後原來的同事們怎麼辦?你的忠誠感和責任感去哪兒了?要知道,忠誠感和責任感是熱忱的兩個關鍵指標。

如何體現忠誠感?談談你離開公司時有多麼痛苦(即使當時你並不痛苦),以及你和同事們如何互幫互助。

聊聊如果有辦法使你能在原來的崗位上持續得到提升和機會,你肯定不會離開。如果你輕描淡寫地就離開了之前的團隊,那麼面試官會覺得你在新公司也可能會輕易走人。

如何體現責任感?你需要表達兩層意思。首先,也是最明顯的一層意思,就是你很期望承擔新的職責。其次,你從上家公司離職時並未將前同事們置於突然的困境。

換句話說,你需要清楚地表明:你在上家公司也很認真盡職。也許你可以說說你也想過要早些辭職,但是考慮某個未完成的重要項目、或是繼任者還不能勝任角色所以晚了一些。

表達熱忱展現能力的另一種有力方式是向面試官提問。確切地講,你可以通過問題傳遞三個頂級暖心的信號:對面試官的興趣、對他們技能的認可以及共鳴。

你的問題若能傳遞正確信號,就能創造有價值的機會顯得你既熱忱又能幹。

舉例來說,這樣提問可以顯示對面試官的興趣:「你是如何做到公司的現任職位的?」或:「你目前在負責些什麼工作?」

對方的回答可能會與你的背景、經歷、目標有相似之處,這時你就有機會表達共鳴感,同時也更加理解新的工作中你們共同面臨的挑戰。

你也可以通過詢問「對擔任[XX應聘職位]的人你會給出哪些建議?」來表示你對面試官的認可。研究顯示,跟我們的主觀認識相反,尋求建議、承認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會令你顯得既熱忱又能幹。

Sour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