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致勝】理想的工作就一定是與你興趣相符?8個阻礙你獲得成功的錯誤心態!

Strategy

1,122

《心態致勝》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認為,「心態」才是影響個人學習、成長、人際關係、終身成就及人生道路的最重要關鍵。

因此在學習刻意練習之前,先從調整心態開始,認識是哪些心態限制自己成長,而成功的人又是如何面對困境、挑戰與未來。

我們還列出 8 種「阻礙」自己的情境,檢驗你是否也落入這些迷思當中,若是的話,不如從現在開始修正,迎接更好的自己!

迷思 1:辛苦付出卻沒達成目標,一定是自己不適合這行業

遭受挫折,定型心態者找理由;成長心態者找原因。

《心態致勝》指出,定型心態者認為能力是天生,所以當他們遭遇失敗時,會覺得自己的能力受到挑戰,但為了不讓別人認為是他們的能力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責任往外推,或說自己本來就不適合這個行業,難怪努力也沒用。

比如說,業績沒達標,會怪罪客戶不識貨,或自己本來就沒有這方面的天分。

Photo From Internet

相反地,成長心態者會觀察過程與方法。當他們遭遇困難時,會反省會不會是自己不夠努力,或方法不夠好,主動思考如何改善,克服障礙。

迷思 2:主管點名請我發言,他一定是在考驗我

假設有一天開會,突然被老闆點名,要你對正在討論的議題提出意見,腦海裡第一個出現的想法是什麼呢?

定型心態者,會反射性以為老闆在考驗能力。談到考驗,就會有高低和比較,所以會下意識認為,其他人都在盯著你瞧,等你出洋相,老闆正評估你的一舉一動。這些想像,會使你更緊張,甚至導致行為失常。

反之,假設你是成長心態,會認為每個人看事情都有自己的角度,如果意見相左也無妨,大家都是為了把事情做好,發表意見比較容易侃侃而談、不顧忌。

因此,面對一樣挑戰,定型心態者視同事為競爭者,成長心態者視同仁為合作夥伴。

迷思 3:工作出錯,等於履歷留下汙點,顯示我的能力不足

定型心態者認為出錯是因為能力不足;成長心態的把錯誤視為改進機會。社會心理學家羅伯.伍德(Robert Wood)和艾爾伯.班杜拉(Albert Bandura)曾對商學院學生(具管理實務經驗)做試驗。

先讓學生模擬自己是經理人,必須分配員工職位,然後根據生產成果再修正行動,找出最佳激勵員工的方法。

有些學生實驗前被告知,表現愈好,能力愈高(定型心態);另一些學生則被告知,作業是給他們嘗試錯誤的機會(成長心態)。

雖然兩組學生生產力都沒達標,不過,定型心態經理人擔心嘗試不同方法,會出現更差結果,所以停止修正;成長型經理人,不擔心被評量,所以持續從反饋中找錯誤,修改策略,發現最佳激勵方法。

迷思 4:接手新部門,最好展現自己很厲害,避免被懷疑不夠資格

定型心態者愛比較誰能力強,成長心態者重視解決問題。

微軟(Microsoft)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 2014 年接手時,因為每年的年度考核會淘汰 20% 員工,所以內部競爭意識激烈,整個公司瀰漫「誰也不服誰」的氣氛。

內部惡性競爭,阻礙公司創新動能,導致各產品都不斷被競爭對手超越。

Photo From Internet

為了改善公司體質與風氣,他上任後,不急著展現自己的才能,反而親自帶著主管和工程師拜訪客戶,主動向客戶承認不足,希望客戶給予建議。

最後為了滿足客戶需求,甚至不再堅持 Office 系列只能用在 Windows 系統,成功在 3 年後讓股價翻倍。

迷思 5:被別人糾正的時候,認為是對方有偏見,或雞蛋裡挑骨頭

心理學家克勞德.史蒂爾(Claude Steele)和約書亞.艾隆生(Joshua Aronson)研究發現,只要是人幾乎都會有刻板印象。

但定型心態者會認為個人特質是天生的,無法更改,反而會放大刻板印象對自己的影響;對於負面評論,採取拒絕、逃避事實的行為,導致失去成長機會。

反之,由於成長心態者不相信「永遠比較低劣」「天生不擅長」,刻板印象比較不會影響他們的表現。

甚至會更努力找尋改善方法,試圖迎頭趕上。比如說,非裔學生的文章被白人老師修改,面對老師的批評,定型心態者會對老師是否存在種族偏見存疑,成長心態者會努力找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尋求改進。

迷思 6: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是因為我很聰明

《心態致勝》裡提到,詢問人們:「你們什麼時候覺得自己聰明?」定型心態者會說:「當我沒有犯任何錯誤時」「當我完成其他人辦不到的任務時。」也就是說,當下的完美表現,使定型心態者感覺自己聰明。

反觀成長心態則會說:「當事情很困難,我很努力嘗試,能夠做到以前不能做到的事情。」成長心態重視的是學習的過程,克服挑戰後有的進步。

所以,定型心態者在被稱讚聰明後,會拒絕挑戰,擔心如果犯錯,暴露缺點,不再被認為是聰明人。定型心態的人認為,做到別人無法做的事情,是因為他很聰明;但成長心態的人會認為,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是因為他努力克服困難。

迷思 7:偉人、天才的點子,都是獨自思考時靈機一動想到的

關於能力與成就的迷思很多,特別是這一點:某個天才,突然在思考時想出驚天動地的好點子,改變全世界。

但現實中,那些所謂的天才,無不是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加上團隊研究,和同事及良師益友進行無數次討論、探索,才有最終的成果。

Photo From Internet

比如說,《解剖發明家:愛迪生傳》指出,愛迪生其實雇用了 30 名助理,其中包括其他科學家,在一個由企業資助的實驗室裡,24 小時不間斷地輪流工作。

燈泡的發明更不是突然成功,而是結合許多費時的研究,每一項研究與發明都包含了一位或多位化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的參與。

迷思 8:理想的工作是與興趣相符,做起來能快速上手

於定型心態的人而言,理想是立即完美、永遠合拍,仿佛命中注定,一切圓滿,聽起來就像「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如果不是,那就不符合自己的理想。

因此,不論是工作與生活,幾乎都能用二分法解決:真命天子或不是真命天子、適合的工作與不適合的工作……。

但具有成長心態者,認為這些都是可以發展的:你,你的工作,你們的關係,全都能成長與改變。

所以對成長心態者而言,他們相信工作要有熱情,但不期望工作與自己完美契合,而是會努力化解兩者之間的落差,工作要靠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成為理想工作。

Extrated From:心態致勝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