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誤解】不是單憑努力、堅持就夠:折解職場4大迷思!

Strategy

427

如果你還在堅信「路走久了,總有一天是你的」,那麼你最終可能只是走向成功的彼端──過勞加班、人工不見起色、鬱鬱寡歡,甚至一想到隔天要上班,心情就覺得沮喪……

關於成功的諸多誤解,兩位職場專家提出以下有別以往的見解:

迷思 1:只要認真做,就能獲得提拔

「只要努力工作、表現傑出,就能升職加薪」從來都不是真實職場世界的運作模式,知名職場專家 Lor Scherwin 說:

「你必須要先提升自己,才能從公司眾多人才中脫穎而出。因為,善於工作與管理能力並不能畫上等號。」

企業經營流傳一個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提拔一名員工成為主管不僅著眼於他當下的傑出表現,更須考量他在未來職位上的潛力。 因此,為了獲得晉升機會,除了維持自身專長的份內事務,你還要讓上級看見你在更高層次的表現,展示你有充足的能力勝任更高階的職務。畢竟,即使你原來是一名優秀製片人,不代表你就能成為一名成功的經理人。

Photo from ethicalboardroom.com

迷思 2:想成功,年輕就要開始

如果你已經工作好些年,事業卻不見起色,千萬不要自嘆「為時已晚」,根據職場專家 Shefali Raina 的解釋:「你必須要夠年輕才有機會成功」的說法早已過時,而且這念頭相當危險,她進一步說明,你一旦相信了這件事,就會覺得一切都太遲了,因而決定放棄追求你的夢想。然而事實卻是,只要你願意,任何年齡、隨時隨地,你都可以取得成功,從美國主婦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瑪莎・史都華(MarthaStewart)到婚紗女王王薇薇(Vera Wang),都是中年創業的成功範例。

迷思 3:壓力就是成功的動力

Scherwin 表示:成功人士往往會將「壓力」浪漫化,強調高壓、痛苦是成功必經的基石,甚至認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但她警告,壓力的存在並不等同於百分之百的成功。

即時你工時再長、多麽專注於工作的表現,都無法確保你能創造出具建設性的成果。因此,與其拚命從你做了多少來衡量成功的價值,不如先思考並定義成功對你而言是什麼,再根據這個定義在工作中找出平衡點。

Photo from Psychologist World

迷思 4:職場政治學非學不可

「我不喜歡職場政治,也不想跟人競爭,難道就不能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好了嗎?」。Raina 表示:「人們常認為若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參與職場政治,成為其中一員,即使這行為很齷齪。」當他們一旦相信這個迷思,要不真的去打壓、造謠同事,害人害己;要不就是誤以為只要遠離紛爭,我不犯人,人就不會犯我,結果所有爛攤子反而全落到自己身上。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組織中的決策者,只根據他們眼中所見來定義你的價值。因此,如果你想遠離職場政治、避免鬥爭,唯一的方法反而是要搞懂它,試圖去放大你的個人特色,建立人際關係與網際聯繫,從有限的公司資源中取得影響力,你才能免於陷入職場困境,決策者也能更容易看到你的價值。

Source:Fastcompany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