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功成名就的人,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大概是他們天生資質就高人一等,或是從小就抱持著「不能輸給XXX」的好勝心或比較心態,才能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刻。
不過,哈佛大學專門研究大腦的醫學博士川﨑康彥可不這麼認為。
實際上,川﨑不只從腦科學的角度駁斥了這個觀點,更從自身經驗出發,表明自己完全不是天生絕頂聰明的研究者,從小無論功課、體育等都不專精,甚至是典型「吊車尾」的類型。
一介平凡無奇的學生,到底如何擠進世界頂尖的哈佛大學研究員行列?
川﨑康彥表示,祕訣其實就是找到「活化大腦」的訓練方法,讓大腦時常保持在「興奮」和「緊張」的狀態中,一天天讓自己更聰明。「鍛鍊大腦,是讓自己得以隨心所欲地達成目標的不二法門。」
活化大腦的兩個關鍵:興奮感和緊張感
「這兩天的活動太有趣了,時間一下就過了」「這本小說非常引人入勝,不知不覺就看到半夜……」你曾有過因為熱衷於某件事情而廢寢忘食的經驗嗎?
其實,這就是大腦感到「興奮」的表現。找到讓你樂在其中的事情,伴隨而來的興奮感,可以強化大腦的專注力和能量,還能鼓舞周遭夥伴變得跟你一樣積極。
川﨑認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無意識地只運用大腦的特定部分,執行自己最擅長的項目,「但只使用大腦的某一部份,行動就會傾向特定模式,造成每次的問題解決方案都脫離不了類似的特性。」
因此,想要活化大腦,最好能適度讓自己感到不熟悉、緊張,進而激發創意。像是刻意與不熟悉甚至個性不合的人共事,讓自己保持在「有點不自在」的狀態下,往往更能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有趣點子。
如何保持興奮以及適度的緊張感呢?川﨑分享了一個練習方法:
試著對沒把握甚至害怕之事,勇於說出「我願意、我可以」
「接下這份工作,要是搞砸,豈不是完蛋了……」看到充滿挑戰的任務,總是會忍不住先否定自己的能力?「因為你讓你的大腦這麼想,所以心裡開始害怕,最後選擇逃避。」
川﨑建議,遇到沒把握的事情時,請先堅定地告訴自己,「害怕的原因,就是機會。」像是生性害羞的人,可能很怕在公開場合發表言論,更遑論擔任講者,但與其安於自己「反正我就是內向、不適合站在台上講話」的自我認知,不如思考可以戰勝恐懼的方法。
舉例來說,要你能馬上代表公司發表記者會,流暢地談論公司的未來展望、介紹新品等,的確不太可能,但接下一場流程固定、不到 10 人參與的部門會議主持人,或許一樣會緊張,但至少相對沒那麼困難。
那麼,等你練習了 30 次、100 次,對於小型會議的掌握大概已極為熟練,也累積了一些成就感後,就能把目標移向主動接下更正式場合、更多人參與的活動,讓自己能在「沒那麼安逸、但好像能做到」的氛圍下,接受更艱難的挑戰,保持繼續自我突破的動能。
遭遇失敗,可以製作失敗筆記轉換情緒
但是,每次的嘗試不可能總是順利、都能得到預期的成果。不過,既然遇到挫折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何面對失敗,且不會從此一蹶不振,反而是更重要的事情。
「面對失敗不是要加深創傷,而是要學習正面看待。」川﨑認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可以透過以下2個步驟,製作失敗筆記來記錄自己的心情,轉換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
步驟一:寫下每天的失敗與產生的情緒
例如:行程排得太緊湊,結果約好的時間又沒趕上,遲到了十幾分鐘,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覺得好煩、壓力好大,感覺如果再犯,一定會被罵到臭頭。
步驟二:從別的角度再看失敗,改成正面的表現方式
例如:其實我有事先告知前一個行程被客戶拖到時間的為難之處,一結束我就用跑的趕去跟前輩會合,我想前輩應該是有感受到我的誠意,也能理解我的處境,所以雖然遲到了,他只對我說聲「辛苦了」,並沒有任何責怪,甚至對於自己能夠被體諒,還突然覺得很欣慰。
像這樣,每天練習把失敗轉換成正面情緒,久而久之,你會慢慢改變原先定型的思考模式,就算是習慣負面思考的人,也能逐漸學會用正面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所遇到的困難,甚至能從中更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而在過程中找到下一個精進的目標,努力追求自我成長。
當然,反過來做也一樣可行,你可以為自己製作成功筆記,每天寫下一點小成功,或是列舉自己有所成長的地方,數算自己獲得稱讚或值得鼓勵的事蹟,慢慢培養自己的自信和成就感,這有助於發現讓自己興奮的事,並在保有躍躍欲試的心態下,勇於面對其他未知的挑戰。
Extrated From:為何我們喜歡興奮,需要緊張?:哈佛醫學院研究員的53個活化大腦練習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