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投資為何總是輸多贏少?從投資心理學「展望理論」中得到解答!

Finance

2,546

投資市場不是要比智商高低,而要比投資人的心理質素和財商知識的高低。

心理學有助了解每個投資行為的動機、盲點等等,對將來投資的回報絕對有益無害。投資心理學,是投資人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一課。

早於2002年,兩位以色列裔心理學教授丹尼·加利曼( Daniel Kahneman )(著名暢銷書 – 《快思慢想》作者)和阿摩司·特沃斯基( Amos Nathan Tversky )就因發表「展望理論」而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展望理論」

它屬於行為經濟學, 1979 年被上述兩位教授首次提出。理論假設每個人對風險會有著不同的態度和反應。

它描述了投資者對賺蝕和發生機率高低等條件之下,會出現一種「不對稱的」心理反應。理論成功描述人在獲利或虧損時,基於每人參考位置不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都會不同。

Photo from Internet

展望理論的結論非法有趣:「投資人得益時,會偏向逃避風險;相反地,投資人損失時,卻會願意冒更大的風險。」這亦能解釋為何不少投資者都會出現「嬴粒糖,輸間廠」、「賣盈守虧」的投資行為。

「展望理論」請投資者避免:

(一)過早賣走正在獲利的資產

不少投資者面對盈利的時候,都會有想吃下棉花糖的心理作用,很想把賺到的錢快快收割進袋。

同時又不想捐失已經獲得的利潤,很多時不願再冒其他風險,相對變得膽小了,亦因此不久後就把正在獲利的資產賣走。

一般而言,賣走的正在獲利的資產都是不俗的企業,股價因而漲起來,假如過早賣走它令投資人感覺賺的利潤不多,引起後悔的感覺。

但事實是這些股票製多都是「一升不回頭」,再也買不回,投資人就此後悔莫及。

(二)別抱緊虧損中的資產不放

另一邊廂,很多人對虧損中的資產都有死抱不放的心理。這樣帶來的後果嚴重,除了令投資人虧損,最後可能出現沮喪的情緒。

他們面對虧損時,明知該資產可能有很大的問題,但仍抱著總會升回來的心理,「一日未沽,一日都未算輸」的心態表露無遺,不升回買入價就不沽股票這等鬥氣現象。

最終可能導致一跌再跌,到虧損十分嚴重時,已經去到不得不斬的階段。

最後,希望投資者了解展望理論帶來的有趣投資心理後,下次做決定前,請你多想想,賣出獲利資產或虧損的資產背後的心理。

Source :  雪球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