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一個成功的典範,大部分人都會認同吧。而每年他在投資旗艦巴郡的致股東的公開信就是參考其成功最好法門,這連巴菲特本人都承認。40前,巴菲特的第一封「公開信」面世,期後,至今足足40封信之中,字裡行間都是他和投資團隊的思想、經驗的結精。感謝CB Insights,從中梳理這些信件,並總結出多達23條經驗,讓投資人帶來深刻啟發。
投資策略
1、無形資產不可忽視:See’s Candy Stores
巴菲特承認,其早期投資生涯是一名有形資產的僕人。
1983年,他寫道:
「我被教導要看重有形資產,避開那些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業商譽的企業。這種偏見導致我犯了許多重要的商業錯誤。」
後來,其態度因成功收購See’s Candy Stores而改變。巴菲特認為,收購公司時會為其主觀資產支付溢價,而該溢價正是「經濟商譽」。他曾形容:
「消費者在產品和服務上有無數愉快體驗,從而形成了廣泛的良好聲譽。」
一般而言,有形資本被認為是在通脹期間可以經受購買力下降和成本上升的衝擊。但巴菲特卻發現「無形資產具有持久價值」,可能具不受通貨膨脹影響的優勢。
巴菲特認為:
「資產密集型企業的回報率通常較低……這些企業通常很難提供足夠的資金來滿足現有企業的通脹需求。」
「在通貨膨脹期間,商譽是不斷給予的饋贈。」
2、別投資不能完全理解的業務:蘋果等科技公司
巴菲特曾因「瞭解不足」而長期不投資科技公司。不過,2016年,巴郡宣佈買入10億美元蘋果股份,震驚市場各界。
1986年,信中指巴郡正尋找「簡單的業務」,具體說,若無法預測公司有否20年以上的競爭優勢,投資下去是不明智的。
「如果有很多技術,我們是不會理解的。」
2007年,信中詳述他更喜歡投資哪類企業,他正在尋找競爭優勢:
「一個真正優秀的企業必須有一條持久的『護城河』,保護投資資本的優異回報,保證了競爭對手會反復攻擊任何高回報的企業『城堡』。」
「投資的關鍵不是評估一個行業將會對社會產生多大影響,或者它會增長多少,而是確定任何特定公司的競爭優勢,最重要的是,這種優勢的持久性。」
1999年,華爾街到處都是有關互聯網公司的優點,但巴菲特卻認為是以往汽車公司的重演。
當汽車剛被發明,無數投資者都認為買入汽車股票保證成功。事實是,當時美國多達2,000個汽車品牌漸漸演變到只有3家。
「如果你早就預見到汽車行業的發展,你會說『這是致富之路。』,但經歷了洗牌之後,我們只剩下3家美國汽車公司。」
同理,巴菲特都是這樣看待飛機行業。1992年,所有美國生產的航空公司都沒有產生任何利潤。
結論是,他更喜歡保持簡單,如1996年的信中所指:
「你的目標應該只是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一家容易理解的企業的部分股權,這家企業的股權價值會在5年、10年和20年後肯定會大幅提高。」
3、投資人們必須品、但「不性感」的公司:可口可樂、麥當勞等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有一個重要的投資原則,就是投資可能會長期存在的無聊公司,避免投資任何創新或革命性的東西,即使帶來多少回報都好。
1996年,信中表示:
「我應該強調,查理和我都歡迎變革:新的思想、新的產品、創新流程等等,這些都促使我們國家的生活水平提高。」
「作為投資者,我們對發酵工業的反應很像我們對太空探索的態度。我們為這一努力喝彩,但更願意跳過這一步。」
隨後,巴菲特回顧可口可樂早年的報告,稱讚其不變核心產品地制定了其百年增長計劃。而巴郡的投資組合正找那些基礎面不會發生重大變化的公司。例如:麥當勞、富國銀行、吉列、美國運通和迪斯尼等等。
「我們正在尋找我們認為在未來10年或20年內幾乎肯定會擁有巨大競爭力的業務,快速變化的行業環境可能會帶來巨大成功的機會,但這排除了我們尋求的確定性。」
4、回購是對公司現金最佳的利用方式: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自2012年起回購自家股票。2018年,蘋果創下435億美元股票回購記錄,該年5月,再宣佈以1,000億美元回購股票。
有人批評回購是在花費本應用於改進研發的資金,並提高股票價格,絕不反映企業價值的內在增長,但巴菲特對此卻非常支持。
2004年的巴郡會議,他聲稱:
「當股票能以低於企業價值的價格購買時,對一家公司來說,這可能是現金的最佳用途」。
2018年,信中寫道:
「如果查理和我認為被投資者的股票定價過低,當管理層利用其部分收益來提高伯克希爾的持股比例時,我們會很高興。」
當然,一家公司在發現價格高於股票內在價值時,仍繼續回購自家股票,顯然是支付過高價格,習慣為之更不是一家好公司。
1999年,信中寫道:
「以1.10美元的價格購買1美元鈔票對那些留下來的人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而最常見的罪魁禍首是那些決定在一段時間內購買一定數量股票的高管。
對此,巴菲特認為宣佈回購計劃的首席執行官其實是在跟散戶說「不管價格如何,我都會在接下來的‘Y’個月購買該公司的‘X’股」,即使他認為該投資策略非常愚蠢。
最後,他認為回購是要「便宜時買」,永遠不要「因為買而買」。
Source:CB Insight
Text by Chief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