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12.18推全新關稅政策 打造國家「特殊關稅區」

Feature

3,385

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將迎來歷史性時刻——全島封關運作正式啟動!這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大突破,更是全球投資者共享中國發展紅利的全新機遇。所謂「封關」,並非將海南孤立起來,而是將全島打造為「境內關外」的特殊關稅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的制度安排。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昌林強調,這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將使海南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一張名片」、是引領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政策紅利:零關稅、低稅率、便利化

此次「封關」迎來一系列關稅政策與制度的重大變革,包括:

  • 零關稅範圍擴大:免稅商品稅目由1900個增至6600個,覆蓋約74%的商品;
  • 加工增值免稅:進口料件在島內加工增值達30%以上,即可免關稅銷往內地;
  • 低稅率: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徵收,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予以免徵;
  • 通關便利:推行「分批出島、集中申報」等模式,顯著減少企業報關成本與時間。

以上政策變化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也為海南吸引更多投資奠定了制度基礎。誠如海南省財政廳廳長蔡強所指,「封關後企業獲利最直接、受益最明顯的就是稅收政策」。

營商環境升級 外資在華發展的不二之選

對跨國企業而言,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帶來巨大吸引力,包括:

  • 成本下降:進口設備與原材料免關稅,企業可節省約20%的進口環節成本,大幅提升競爭力;
  • 產業鏈聚集:政策鼓勵企業在島內建立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基地;
  • 投資便利:海南率先縮短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教育、醫療、電信等領域進一步開放;
  • 國際化環境:政策對標CPTPP、RCEP等高標準規則,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投資氛圍。

這些舉措讓跨國公司與本土企業都能享有同等待遇,增強了企業在海南設立總部、研發中心或製造基地的意願。

開放決心:中國向世界發出的邀請

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彰顯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以海南為窗口,放寬商品流動,並在規則、標準、管理上與國際接軌,讓外資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國以更大力度擴大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對世界而言,這是中國堅定擁抱全球化的鮮明信號。

今天的海南,正站在歷史新起點,正以嶄新的姿態,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成為全球投資者的下一個「必選之地」。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