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中秋,本來打算行路去屋企附近嘅美心買幾盒月餅,點知原來已經摺埋,先至醒起飲食零售業呢兩年咁慘淡,美心西餅自然要縮減重整分店,實屬正常。
好奇之下去睇吓美心盤數。美心冇上市,只可以從怡和旗下揸住美心50%的牛奶國際DFI(SGX:D01)盤數睇到。2025年上半年,DFI在美心的應佔溢利有$1400萬美元,比起舊年同期$800萬美元大幅上升,以此推算美心上半年賺$2800萬美元(即$2.1億港元),而下半年還有月餅數入賬。不過DFI在字裡行間就明言香港及大陸餐飲業依然疲弱,主要靠成本控制及東南亞方面嘅增長,先至頂得住。
怡和與美心的關係始於1972年,當時怡和旗下的置地甚多地盤;如交易廣場及置地廣場,故入股美心並由伍氏家族經營,置地則向美心以相宜租金提供場地經營。幾十年來齊齊揾錢,相安無事。
去年美心嘅業績雖然有所倒退,但依然增加派息。不過自怡和主席Benjiamin Keswick接棒去年過身的叔父Henry Keswick後,似乎出現咗微妙嘅變化。一直坐喺怡和董事局嘅美心集團主席伍偉國於今年五月巳退任,Benjiamin Keswick上場後銳意改革以改善股東回報,旗下置地出售多層交易廣場予港交所(388);近日又把重建中的怡東酒店(現稱港島壹號中心)半幢售予阿里巴巴(9988);早前亦傳出牛奶國際旗下的零售業如萬寧、惠康、7-Eleven等要裁員。所以怡和與美心的關係會否有變,取決於美心的表現。
以往高峰期,美心單是每年買月餅已經有兩、三億盈利,十分之和味,但隨着大陸同胞減少送禮,加上有大陸自家名牌月餅,已鮮見排隊搶購月餅了。
註:專欄內作者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