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國際新聞,中東似乎又發生戰爭。不同於之前以色列跟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朗及他的盟友胡塞武裝組織、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等對象,今次冒起頭來一個陌生名字:德魯茲族。
事緣7月13日,一名德魯茲族的商人據報遭到綁架,引發德魯茲民兵和遜尼派遊牧民族貝都因武裝人士在敘利亞南部城市蘇韋達爆發衝突,造成超過300人死傷。敘利亞政府於是派出部隊介入,有趣的是此舉觸發以色列15日以「保護德魯茲兄弟」為由採取軍事幹預,轟炸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及以地面部隊進駐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監控。其後敘利亞政府聲稱已與德魯茲民兵達成停火並會撤軍,以色列則指只會容許敘利亞安全部隊在區內行動48小時。然而當地仍有零聲衝突,不同政治派別和族群間尚未停火。
究竟德魯茲族是何方神聖,竟能促使以色列軍事介入?這個「中東最神秘族群」有指是來自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的西征大軍,但並不可考。德魯茲人在血統上與阿拉伯人無異、也說阿拉伯語,只因信仰的分別才自成一族。他們人口約在120至200萬人左右,德魯茲人沒有自己獨立的國家,而是散居住在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和約旦等國,此次發生衝突的蘇韋達省,是德魯茲人主要聚居之地。
政治上,德魯茲族是名乎其實的「變色龍」:
- 在以色列國內的約15萬德魯茲人,主要位於北部及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以色列德魯茲人不少都加入「以色列軍」,是以軍精銳部隊,一向被視為親以,和巴勒斯坦人保持距離。不過2018年以色列頒布的「猶太民族國家法」,把德魯茲人貶為國內二等公民,令德魯茲人感到不滿;
- 在敘利亞,德魯茲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蘇韋達省以及大馬士革郊區。全國大約有70萬名德魯茲族人,佔敘利亞3%人口。阿薩德時代,因阿薩德也是阿拉維派(Alawite)少數執政,於是努力拉攏敘利亞德魯茲人一同壓制主流遜尼派穆斯林,因此敘利亞德魯茲人本身也是既得利益者,德魯茲人也組成其最精銳「老虎部隊」。但阿薩德政權倒臺後,德魯茲人在國內的處境尷尬,這次也成為以色列拉攏的對象;
- 黎巴嫩約有30萬德魯茲族,集中黎巴嫩山脈一帶。雖然人口僅佔黎巴嫩人口不到10%,但其政治影響力遠超其數量,過往曾參與政變,在聯合政府中常扮演造王者角色:在選舉時,德魯茲領袖往往是關鍵少數、他們也有自己的民兵組織,黎巴嫩內戰時與穆斯林並肩作戰,對抗西方支持的基督徒政府;
- 與庫爾德一樣,德魯茲人有信仰有民族但沒有國家;他們說阿拉伯語,但不是阿拉伯人;居於以色列,但又不是猶太人,而是「以色列德魯茲人(Israeli Druze)」或居住在敘利亞的「敘利亞德魯茲人(Syrian Druze)」。
話說回頭,德魯茲信仰究竟是何方神聖?原來德魯茲信仰源自伊斯蘭教什葉派分支伊斯瑪儀派。什葉派內部對兼具宗教精神領袖與政治繼承人的神聖地位的「教長」伊瑪目的人選有所分歧,而可以分成五伊瑪目、七伊瑪目和十二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屬七伊瑪目派,而伊朗則是十二伊瑪目派。德魯茲族信仰雖然源自伊斯蘭教,不吃豬肉、不飲酒;但他們的信仰同時受到基督教和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的影響,而且他們不遵守伊斯蘭教的「五功」。因此德魯茲人通常不被認為是穆斯林,而是信奉別樹一格的「德魯茲教」:
- 德魯茲教又叫「穆瓦希敦」(Muwahhidun),信奉一神,承認許多《聖經》人物都是先知,如阿當、挪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穆罕默德、伊斯瑪儀.本.賈法爾(第七位伊瑪目),並特別尊敬舒阿蔔(摩西的岳父葉特羅),德魯茲教的聖典是《智慧書》;
- 德魯茲教認為真主通過特定人類肉身顯現,歷史中真主共顯現70次,西元十世紀時埃及的法蒂瑪王朝的哈裡發哈基姆(al-Hakim)是真主的最後顯現;
- 德魯茲人實行一夫一妻制,為了保持民族血統純正,他們世代不與外族人通婚;
- 德魯茲教是一個封閉的信仰體系:他們相信靈魂轉世,認為靈魂不滅,人們像換衣服一樣更換肉身,身體只是靈魂的外衣。人們無法透過改宗進入或退出這個宗教,只能以德魯茲信徒的靈魂「轉世」時進入另一個德魯茲新生兒肉體方式出生成為德魯茲族。
- 德魯茲教社群成員分為「朱哈爾」>(Juhhal),即「無知者」和完成入門儀式的「烏克爾」(Uqqal),即知祕人,只有後者才有資格知道完整的德鲁茲宗教教義。德魯茲教的封閉與保密,是為了保護其信仰的精神核心免受外來干預;
若果大家對於這個古老而特別的民族感興趣,可以參看傑拉德·羅素(Gerard Russell)的著作:《被隱藏的眾神:一段在中東尋找古老智慧的旅程》(Heirs to Forgotten Kingdoms: Journeys Into the Disappearing Religions of the Middle East):信仰融合畢達哥拉斯學說,但信仰內容保密到連信徒都搞不清楚⋯⋯
註:專欄內作者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