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專欄|英皇爆煲 拖累恒生|Louise

Feature

7,501

正所謂「紙包唔住火」,上半年市場已不斷傳出多家二、三線的地產公司頂唔住,近日外媒已點哂名,包括麗新、路勁、遠東、九建等等;而由楊受成控制的英皇國際(163)上週業績一出證實傳言非虛,英皇國際已出現債務違約(default),近日亦都聽聞英皇的主頭人與銀行方面磋商時亦「發哂爛渣」。

英皇國際一年到期的銀行貸款,達到$166億,但手頭現金只有$6.39億,投資物業係好豐厚,有近$300億,但在現時信貸環境下,揸住磚頭真係喊三聲,銀行佬都會歧視個客。睇睇英皇國際的主要往來銀行包括;滙豐(5)、恒生(11) 中行(3988)、交行(3328)、建行(939)、工行(1398)、東亞(23)及華僑銀行。

估計恒生在英皇集團的貸款佔一定份量。其實恒生二月中公佈業績時已露端倪,銀行的不良貸款由前年底的2.83%急升至6.12%,行政總裁施穎茵都好坦白,話2025年唔容易過,事關商業房地產評級下調導致不良貸款大升,相信恒生銀行到8月公佈中期業績時,都會成為焦點。香港銀行業繼內房爆煲後,現時就輪到本地房地產公司爆煲;謹慎為上,本地銀行股還是少沾手為妙。

其實恒生母公司滙豐,去年已派人直接去睇住恒生的貸款部 聽聞恒生方面已著手處理關於英皇的違約貸款問題。咪以為銀行好過癮,即使將抵押品攞到手,都唔係咁容易甩手。好似早排富邦銀行收磁帶大王陳秉志位於薄扶林的發跡大宅,現時亦四出揾買家接手,富邦亦向旗下有實力的客戶打主意,希望客戶可以接貨,銀行就借番錢佢上車,務求甩咗件磚頭。其實,銀行同客戶都係「命運共同體」。

英皇創辦人楊受成於1973年成立「好世界投資」做地產,但1981年中英前途談判,香港地產低潮,好世界負債纍纍債務達$3.2億,最後被滙豐銀行接管,以往在金、股、滙及賭業都見盡風浪的楊受成,有哂同滙豐以及恒生交手之經驗,8月英皇國際將有股東大會,到時睇下如何再做好世界。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