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專欄|南丫島嚐「泥鯭宴」遇酒界「神奇海女」|Louise

Feature

256

佛誕前夕,青姐(胡孟青)突然吹雞,相約於佛誕當日到南丫島索罟灣食「泥鯭宴」兼「大苔」(本地海藻),呢餐飯除了滿足口腹之欲,還認識到一位「神奇海女」。

平日都有聽青姐的電台節目,因為佢做足功課,篩選重點料後再分析,佢吋嘴但老實,最少讓聽眾避開「賊股」。上船後我倆婆娘雞啄唔斷,當然係交流咪前唔會講,稿亦唔夠膽寫嘅財經「深度」資訊。半小時後,到達索罟灣了,平時通常慣行右邊去天虹酒家,今次向左走到篤篤,來到「漁村酒家」,迎接我們的是漁村酒家的第二代Christina,這位 「神奇海女」,引領我們到酒家對出的情人橋,坐低吹吹海風嘆杯香檳。

呢位大姐就在這兒成長,這幢酒家本是她兒時父親蓋的渡假屋。那時候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有些英國人假日開船到索罟灣遊玩,沒餐廳醫肚,佢媽咪見佢地「餓鬼」咁,就炒碟乾炒牛河和肉絲炒麵益下佢地,鬼佬亦好均真放低銀兩,跟住下次番尋味叫佢媽媽做海鮮…就這樣1973年就搞起了「漁村俱樂部酒家」。Christina亦在小館接觸到做酒業的老外,從而步入她的「酒途」。此「神奇海女」講酒經自信得來又很自在,雖自認是蜑家人,然而與她談上兩嘴便知她的眼界濶、閲歷深,做洋酒推銷的她見證著香港酒業「Hey Big Spender」的黃金時代 。

是晚喝了六支酒,有香檳、白酒、Rose、Riesling、再加兩支紅酒,心想溝酒飲第日訓醒實頭痛;然而Christina説不會,是晚學懂了一詞彙“BioDynamic Agriculture ”生物動力農業,種出來的提子來釀酒都是天然的葡萄酒。餐「泥鯭宴」有這位Sommelier 中的Sommelier來講解,餐飯又豈止果腹咁簡單?

翠綠嘅海苔伴海鮮上到檯面了,今年海苔豐收,端午節前最當造,吃海苔的泥鯭特別甘鮮,還有海苔天府羅,呀,更不忘嗰味前菜-意大利撒丁島天然即捕即曬的鯔魚子,甘香而不死鹹。青姐很專注地吃,忍唔住偷拍了她的為食相。Christina真有「海女」本色,一望天色便知當晚將下大雨,摧我們起錨乘船回程,真係飲到wing wing哋,落船後才發現手機喺船上,幸得水手哥哥發現即在碼頭遞上,感謝!

翌日起床,沒有頭痛還有點果香在舌頭上。呢餐「泥鯭宴」多重享受。怪唔知得金融界及醫生都係呢度常客,今時今日都仲撐得住的食肆,總是有些「拿啦」。即管上網睇下Christina 個cellar當晚飲過嘅酒,果然識貨之人真不少,唔少都已SOLD OUT, 所以食幾多著幾多係整定嘅,世界時局變化大,有得食就食,有得飲就飲嘞。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