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的陰霾在過去數週令市場、貿易夥伴和美國企業坐立難安,最終特朗普於 4 月 2 日宣布規模超出大多數分析師預期的全面徵收關稅政策。
這個消息開展了接近一個世紀以來未曾有過的經濟實驗,大多數經濟學家更認為將會引發全球貿易戰,導致物價上漲、經濟增長放緩及通脹加劇。然而,白宮相信此舉將從根本重塑美國經濟,最終帶來理想成果。無論哪種觀點最終兌現,關稅政策都可能在未來數月對全球經濟、市場以及聯儲局貨幣政策決策造成深遠的影響。
雖然白宮對歐盟商品徵收 20% 關稅以及對英國進口商品徵收 10% 的關稅是意料中事,但對其他地區徵收的關稅卻遠高於預期,尤其是對亞洲進口商品。新稅率包括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54%,對越南徵收 46%,以及對全球最大半導體供應地台灣徵收 32% 關稅。
重要的是,這些關稅是由從其他地區進口商品的美國公司支付,而並非由外國支付。然而,相關公司通常以提高價格的形式將額外支出轉嫁至消費者身上。經濟學家擔心,物價上漲將削弱消費者購買力,導致失業加劇及擴大經濟放緩。
新關稅在多大程度上是用作鼓勵各國與美國制定較有利貿易條款的談判策略,是其中一個關鍵問題。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明確賦予總統權力,在外國進行談判或採取其他措施來減少其貿易壁壘時,可以降低對當地徵收的關稅。換言之,4 月 2 日的公告可能是「開天殺價」,隨著各國開始談判並作出讓步,後續的公告可能是調低關稅。特朗普有在短時間內改變政策的先例,所以隨著談判開始,美國繼而調整對個別地區的關稅也不足為奇。然而,一刀切的 10% 最低關稅似乎會維持一段時間。
熊市及經濟衰退風險升溫
這次公布的關稅政策、消費者信心與購買力轉弱以及其他經濟警號,均預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加劇。
我們亦預期不少公司會因關稅有機會壓縮利潤而選擇調整其 2025 年的盈利預測。美股已經陷入調整區間,而總結歷史經驗,調整會否演變成熊市的一大關鍵在於經濟衰退是否迫在眉睫。我們預計除非關稅大幅下調,否則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將不斷上升,熊市亦大有可能隨之降臨。
債市及匯市的反應
債券投資者將關稅視為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項,將削弱消費者購買力並拖慢經濟增長。收益率已經出現大幅下降,而收益率曲線亦開始倒掛。
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將會怎樣處理如影隨形的債務上限危機並在何時通過大規模減稅和削減開支預算案,目前仍存在變數。儘管如此,美國國債依然被視為具吸引力的「避風港」。
貨幣市場亦受到衝擊。美元在徵收關稅後初期走高是意料之中;然而,美元隨即出現回落,原因是投資者似乎更關注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據估計,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 2%。
聯儲局於今年兩次會議上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並將密切關注情況。如果經濟轉弱,則可能會比預期更快減息,而聯儲局下一次會議將在 5 月 6 日至 7 日進行。市場原先並未預期聯儲局會如此快出手減息,但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的 FedWatch 工具,減息的機率已升至約 25%。
總括而言,目前形勢可能瞬息萬變,我們建議投資者堅守長線投資計劃,並維持充分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
作者:嘉信理財香港理財顧問林長傑
重要披露:
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應被視為個別建議、個人投資意見,以及對買入 / 賣出任何證券、產品或服務的招攬 / 要約。本文所包含的資料取自本公司認為可靠的來源。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保證。本文所提供之預測僅用於説明。作者的觀點如有改變,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