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專欄|技術的鏡子與人性的抉擇|崔添偉

Feature

11

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速度令人驚歎,許多人都在討論AI是否愈來愈像人類,甚至能在某些情境中「以假亂真」。然而,真正值得深思的是,並非AI變得愈來愈像人類,而是人類自身的行為和思維正在逐漸向AI靠攏。這種「人類AI化」的現象,並非源於技術對人類的強加,而是反映了人類對外界認知的斷裂。

技術是人類創造的工具,其發展方向始終取決於人類的需求與選擇。AI的高度自動化和模式化,其實是我們自己行為習慣的影射。人類對外界的認知越來越傾向於簡單化、標準化,逐漸放棄對複雜現實的深入理解,並用技術將世界簡化為可計算、可操作的框架。AI的模仿之所以讓我們感到「像人類」,是因為我們自己早已在某種程度上以更模式化的方式理解自己,這種認知上的斷裂才使得AI的「類人」表現如此貼合。

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中提到,人類的思維分為快速直覺的「系統1」和慢速分析的「系統2」。隨著社會對效率的過度追求,我們愈來愈依賴「系統1」進行直覺性決策,而「系統2」所需的深度分析則逐漸邊緣化。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不僅體現於我們的日常行為,還滲透到技術的設計與開發過程。AI的算法本質正是以規律化、標準化的邏輯來模擬人類的思考,這並非AI主動影響了人類,而是我們自己先選擇了以這種方式看待世界。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人類與外界的聯繫正經歷認知上的斷裂。過去,我們通過親身體驗和人際互動來理解世界,這是一個充滿情感與多樣性的過程。而如今,信息過量與技術的便利使我們更傾向於依賴技術代替直接的認知與判斷。比方說,我們使用導航應用程式來決定路徑,而不再記住地圖;依賴推薦算法選擇娛樂內容,而非主動探索其他可能性。這種行為背後,實際上是我們對外界理解能力的退化,將世界簡化為一種符號化的存在。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道,AI公司Anthropic推出了一項新功能,允許其AI模型Claude自動操作用戶的設備,包括輸入文字、點擊按鈕和瀏覽網頁。表面上看,這項技術旨在減輕用戶的重複性工作負擔,提升效率,但其本質卻是迎合了人類對「簡化一切」的追求。技術的發展並未主動改變我們,而是我們在追求便利的過程中,選擇性地放棄了自主行動的能力。

同樣的現象在情感表達上也有明顯跡象。AI如今已能模仿人類的情感反應,通過語音語調、文字表達等方式與人類互動,甚至可以用來安撫孤獨感。這是否表明AI正變得「有人性」?事實上,這更多是因為我們自身的情感表達日益標準化和可預測。當我們將情感簡化為一組模式或規律時,AI自然可以更輕易地模仿並滿足這些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說,並非AI愈來愈像人類,而是我們自己已經先成為了「可模仿的對象」。

《科技新報》(TechNews)有文章指出,AI在醫療診斷領域的表現已超越了人類專家,例如在癌症篩查的準確率上領先。然而,部分醫生對AI的過度依賴,導致自身專業判斷能力下降。AI的成功並不是因為它主動侵佔了醫療領域,而是因為我們選擇將複雜的診斷過程外包給技術,以換取效率的提升。

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於重新審視人類與技術的關係。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技術的本質是一種工具,其存在應服務於人類的多樣需求,而非讓我們被其塑造。教育和文化建設應注重培養創造力和慎思明辨,幫助我們保持對外界的多層次理解,而非單純適應技術導向的標準。其次,技術開發者需要在設計產品時更多地考慮人性的複雜性,而非一味追求效率的極大化。社會也需反思我們在追求便利的過程中,是否忽略了人類獨特性的價值。

人類行為日益「AI化」的現象,並不是技術的錯,而是我們自身選擇的結果。AI的進步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時也提醒我們,如何在便利與自主之間找到平衡。人類塑造技術,技術反映我們如何理解和應對世界。未來的方向依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只要我們能重建對外界的深刻認知,並保持人性的核心價值,技術與人類的共存並非不可調和。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