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具30年歷史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一名來自雲南的小六學生在去年發表一篇以直腸癌基因的研究題目,獲得創新大賽獎項。但在一年過後才被揭發論文是由父母代筆,雖然大會撤消參賽者的獎項,但社會上卻有人思考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假神童」。
在該大賽中,雲南昆明一名小學生陳靈石在去年發表一篇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論文而獲獎。論文是在研究一個名為「C10orf67」基因,如何引發出直腸癌,及記錄了該小六生的研究過程。但直至今年才有人質疑這篇文章遠超小學生的能力範圍,繼而被揭發文章是出自其父母之手。而其父母均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的研究人員,並承認在事件中有過度參與論文。事後該名小六生的獎項被大會撤去。
雖然風波告一段落,但卻引起一連串社會問題,除今次「直腸癌事件」外,早前亦有發現一名武漢市姓李的小學生,發表《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而同樣遭到質疑造假。有人認為「假神童」是為了追求升學利益、或為了獲取名利、更甚者成為父母家長的競爭工具。
在文革後出現的第一位神童是1965年出生的寧鉑,14歲的寧鉑據聞天賦異稟,能在兩歲背毛澤東的詩詞、8歲會開中醫處方的表現被當時傳媒大肆追捧被稱為「第一神童」。寧鉑19歲開始在學校任教物理,但因投入鑽研星象與宗教,於2003年出家,在江西一所佛寺擔任該寺佛教學院的講師,擺脫自己的神童光環。他曾在央視的訪問中,激動地批評「神童教育」,並指不應拿這孩子做實驗,又強調自己並非神童。
綜合報道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