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多間內媒的報導,中科院聯同中國科學院大學、AI公司寒武紀科技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上月底發布學術論文,稱成功用AI 技術設計出全球首個無人工干預、全自動生成的中央處理器(CPU)晶片——「啟蒙1號」。
「啟蒙1號」基於RISC-V的32位架構,其相比於GPT-4目前能夠設計的電路規模大4000倍,性能與英特爾 486系列CPU相當,可運行Linux操作系統。翻查資料,Intel 486於1989年推出。
報導指,這是全球首個無人工干預、全自動生成的CPU晶片,使用65納米(nm)製程,頻率達到了300MHz。
「啟蒙1號」的研究人員基於BSD二元猜測圖(Binary Speculation Diagram)算法,採用AI技術直接從測試用例的輸入/輸出(I/O)自動生成CPU設計,毋須工程師提供任何代碼或自然語言描述,5小時內就可生成了這枚晶片。該團隊表示,其訓練過程需要不到5個小時,便能達到>99.999999999%的驗證測試準確性。
該CPU已於2021年12月試生產,相關論文則在今年6月末在《Arxiv》發布。
事實上,西方晶片企業亦部署在晶片製造過程中加入AI輔助,包括AMD等,以加速晶片設計產業。
AMD技術總監Mark Papermaster在5月底接受外媒訪問中稱,AI不會取代晶片的架構師,就如同生成式 AI 難以產生真正的藝術性或產生文學作品,而是輔助創作的流程,設計師將藉由生成式 AI 發揮其對晶片的想像,並透過生成式 AI 的輔助去實現,不過現階段仍有許多需要克服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