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知識|第一季度科技公司慘裁近15萬人! 大公司如何決定誰去誰留?

Feature

234

經濟不景,就業市場萎縮;根據Layoffs.fyi網頁數據庫,單是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科技公司便已裁員逾14.8萬人,人數急增五倍以上;以亞馬遜及Meta為例,兩間公司分別於今年3月宣布裁員9000及10000人。裁員固然能減省營運成本,但大公司架構複雜、員工衆多,公司又如何決定誰去誰留?

由上而下進行 資深員工難逃厄運

《華爾街日報》一篇題為《How Big Companies Choose Who Is Laid Off》的文章指出,以往大公司多選擇向資歷尚淺的員工「開刀」,但時至今日,公司裁員的對象更多的是關注員工的個人技能及能力,而非職位之高低。

擁有1萬名員工的雲端科技公司「Okta」創辦人麥金農(Todd Mckinnon)透露,裁員往往由上而下進行。公司會按照其經營策略、未來發展方向而按部門制定裁員人數,不同部門都需要完成削減開支的財務目標。

以Okta爲例,公司會優先保留創新及產品發展部的員工,因爲這些員工往往正負責一些三年内可完成推出的產品或項目;相反,公司在北美的部分前綫銷售就恐難逃被裁厄運。

為裁員文件設神秘代號 免資料外洩

文章引述人力資源顧問Kathy Zwickert表示,人力資源部(HR)沒有裁員的最終決定權。部門主管往往會根據個人的工作表現提供建議裁員名單。她透露,公司會為這些名單制定神秘代號,如取名「隼計劃(Project Falcon)」等,確保即使不小心被員工看到相關文件,亦不會流露任何敏感資料。

除了工作表現外,公司亦會考慮員工的適應能力,確保在裁員過後現有員工能接手新工作。

文章指出,裁員計劃可以持續約四至八個星期,過程中需要與法律顧問及人力資源顧問保持密切溝通,確保裁員名單不會出現只裁「年長員工」,或不公平地針對「少數族裔、退伍軍人或其他群體」的情況,從而衍生法律或聲譽風險。

資料來源:WSJ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