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2019諾奬得主證明:貧窮的本質不是懶惰。

Feature

177,843

本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印度裔美國學者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法國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國學者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人,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窮方面所提出的實驗性方案」。

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將研究成果寫成《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書,便揭示出懶惰是對窮人的刻板印象這一真相。

兩位研究者通過實證探究貧窮的根源,發現處在貧窮狀態中的人和普通人在慾望、弱點以及理性的層面上,實則差別不大。

區別在於,貧窮的境遇,導致窮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許多小錯誤,並產生惡性循環,比如沒有收入來源自然沒有退休計劃,不識字於是無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險產品等。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費、小障礙和小錯誤,在窮人的生活中可能成為關鍵問題。

換句說話來講,貧窮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剛好窮人活在一個「貧窮」的環境而己。在這個環境裡沒有足夠信息令到他們作出正確的選擇。

埃斯特·迪弗洛曾經對印度進行的接種疫苗問題進行研究,她困惑為什麼在疫苗能夠有效的防止傳染病的前提下,窮人的接種率只有5%左右。

是因為疫苗價格的原因,還是因為別的原因?

通過和當地村落的溝通,她後來發現,疫苗成本已經有效降低,但窮人仍不接種,往往是因為忙於其他事情,不覺得接種疫苗是個緊急的事情。隨後,她挑選了120個村落進行隨機對照試驗。

其中,隨機挑選部分村落,完全沒有任何干預措施,部分村落採取極少量的干預措施進行推動,部分村落干預措施強度更大。後來結果發現,只需要極少量干預,村落疫苗接種率就能獲得明顯提高,而強度略大的村落接種率能夠達到37%。

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否接種疫苗也許並不會覺得怎麼樣,因為身邊其他大多數人都接種過了。

但是,對於窮人群體而言,由於信息渠道受限,因而需要擁有更多的技能和更強的意志力,承擔更多的義務。

雖然要擺脫貧窮並不容易,但三位獲獎人的研究表明,只要一點兒援助,一些信息、或者一些輕微的政策,就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

Source: BI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