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分析】 BBC、 紐約時報對七一示威活動的看法:示威不能沒領導

Feature

2,014

外國知名報紙 《BBC》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也分別報導了7/1 遊行和幾百名示威者打破玻璃入侵立法會的一天。

《BBC》

《BBC》 和《紐約時報》承認當天有兩批人: 五十萬和平示威的市民,也有「一小團體」意見不同,選擇擅自進入政府大樓的「激進主義分子」。這些激進主義分子掩蓋了當天數百萬人和平示威的畫面。聯合國外交及國協事務大臣,侯俊偉,在 Twitter 上為事件發表感想。 他強調在回歸周年紀念日,UK 對香港及其自由的支持依然是沒有動搖的。

他繼續說道:「沒有暴力是可以接受的,但香港人必須保留在法律範圍內進行和平抗議的權利,正如成千上萬勇敢的人今天所表現的那樣。」

《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除了報導事件以外,還包括了各國政治教授對遊行成功率, 和中國的反應作出分析和推測。 報導形容昨天的示威活動是以「分屏模式」進行的。除了「和北京結盟的政府」和香港人之外,還有示威者與示威者之間的分歧。

既沒有領導,也用加密訊息互傳消息,是一個陷阱, 而缺點開始浮現了。當政府在強化堅韌的立場時,示威者之間並沒有一致性的策略和目標。

浸會大學的政治學系系主任, 高敬文,表示:「現在北京有好的原因更加不去妥協」。

示威人士有機會幫習主席證明嚴管香港是對的, 分析家指出。對習近平來說,星期一的抗議活動代表了對北京統治的無恥蔑視,並戲劇性地展示了該黨在贏得香港青年時所面臨的挑戰。田飛龍,北京香港政策研究所的執行董事  表示道:「這個運動已到此為止了。它(立法者和激進主義分子的分歧)會自行降溫」。

專家表示,政治危機可能會促使官員向北京強大的企業高管,媒體和香港公務員施加更大的壓力,例如威脅內地公司員工因為他們的子女參與抗議活動。在聖母大學唸香港政治的許副教授補充說成功的示威,即使它是分散的,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協調。「不能沒有領導。他們需要更好的協調。這樣讓法院被捕是不值得的。」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ources:BBCNY Times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