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專欄|殼股翻生 金融玩家有得撈|Louise

Feature

110

自從「殼后」退隱江湖 加上身體抱恙,殼股呢瓣金融操作已死寂了好幾年。殼股玩家一度轉咗去美國股票市場玩,不過近排香港個殼市場又再度「翻生」。

聽到有個金融界親中人士講,本來2019年後阿爺想放棄香港,但中美貿易戰之下,阿爺終於開竅,睇到香港係金融方面嘅利用價值,開綠燈容許國內公司來港尋殼、上市兼抽水。其實阿爺好現實,國內缺水上市難,想吸外匯更加難上加難,今年初北水湧港谷起香港個股市, 就已經造就比亞迪(1221) 同小米(1810) 乘勢抽水近九百億了。

有位專搞殼股嘅金融友人,見佢近排忙得很四圍貢,手頭嘅記事簿一頁頁寫滿多隻殼的資料,佢話真係多咗好多人問殼,以前買殼唔會搞全面收購(General Offer),呢一水買殼的都係玩全面收購,例如有(6113)、(2440)、(1939) 佢手頭亦都做緊一只準備全面收購嘅殼。

以前買賣殼股唔會玩全面收購,買家只係會買29%(30%以下),跟住再打散啲人頭去揸,當然之後就炒起散水嗰隻。現時就會揸30%以上蒲上面。查詢殼的買家都聲稱係國企背景或國企related嘅公司,但呢位金融人話本身係好難做買的。例如個殻價$6000萬,賣俾國企$1.8億,中間個差價國企好難過得到。而殼價同入面「嚿肉」 又唔同,如果「嚿肉」有幾億cash或者有間廠,又如何褪翻俾你呢?仲有,國企人事常有變動,今日簽的是A老總,明日已是B總,到時唔承認之前簽落嘅嘢就死得,所以以前就好難搞呢。

計我話香港搞乜鬼盛事之都、旅遊城市…以往做金融先至揾到食,金融呢條生態鏈包括法律、會計、財經公關甚至食肆,好似剛剛買左隻殼嘅老細,相約啲專業人士傾下如何搞好隻殼,都要係中環飲返兩杯野啦,如果阿爺諗通香港有個金融buffer zone嘅角色,港交所(388)就睇高一線了。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