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香港的上市地位,乃本土特色|渾水|Fortune Insight

Column

388

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是一種無形資產,可以用來炒作、長線持有等升值。聽起上來有點怪,不過這個現象在香港經常上演,成就不少做金融致富的億萬富豪。

基本上,「殼」可以在市場買賣,有價有市,自然也受到需求和供應的影響。在2012年左右,報紙上或大家公認的主板殼價是2.5億元左右,到2016年中已經高達7億元,創業板的殼價也達到3.5億元了。換言之,殼價的升幅是跑贏很多資產,包括恒指同期和樓價。

先從殼的需求面說起。

殼股的需求本質上就是對上市地位的需求,所以有必要探討上市地位的重要性。上市地位是一個融資的平台,在市況好的時候,你可以用高市盈率上市套現。當然,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募集資金,例如利用最基本的財技,供股配股去集資以供營運用途、還債等等。當然,這是正派大路的分析,也不排除有些殼主買殼是想透過把股價舞高弄低賺錢,這也可以是一門生意。

宏觀來看,新殼主大多來自內地有錢人,有一些業務複雜、也可能帳目上的不方便、貪快等,他們選擇借殼上市,而不從正常IPO途徑去搞上市,這就形成了一個大的需求。近兩年來看,證券殼和地產殼是比較活躍的,那些殼主的名字,相信大家也不陌生。

至於,為甚麼殼股市場在香港較活躍?稅率低,少干預,市場自由,監管公平,都是這些接近常識的優點啦。雖然我不這樣認為,但金主應該是這樣看香港的,而且香港和中國在多方面的融合,都令金主更認識香港的一些玩法,再講就要涉及政治上的分析了。

「殼」這東西,不只在香港活躍,其實每一個金融市場都有。只是香港的監管以披露為主,而且香港尊重經濟自由,所以殼才特別好炒。事實上,香港大部份的資產,都幾好炒。

渾水Facebook專頁

Fortune Insight公開專欄招稿,若你有意成為FI專欄作家,請投稿至info@fortuneinsight.com,附上個人照片及簡介,文章會由FI編輯部潤飾、刊登。 若有任何財金市場、初創、商業的新聞稿或廣告合作,歡迎inbox或電郵給我們。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