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打着「積金防老」的旗號,實施強積金制度18年,即打工一族及僱主每個月將5%的收入用作強積金供款,到了退休年齡65歲方可提取。可是市民戲稱強積金是「強迫金」,不滿其回報低、行政費高,大部份收益都落到基金管理公司的口袋中。
素有「股壇長毛」之稱的資深投資者David Webb與市民的想法一樣,在個人網誌webb-site將強積金的簡寫MPF,寫成「Mandatory Payment of Fees」(強制性支付費用),即市民的錢財任由基金管理公司操控。David Webb估計基金經理以基金管理費,蠶食了三分之一的強積金資產回報,又呼籲取消強積金制度。
他大力炮轟強積金收費不合理,指支付予強積金公司的費用,為個人投資盈富基金的10倍。他在網誌分享了一份《彭博》關於香港強積金的報導,指滙豐強積金旗下追蹤恒生指數的基金,是香港強積金最大規模的基金,管理355億元資產,同時屬於滙豐強積金收費最低的產品,每年收取0.8%年費,但如果供款人購買追蹤同一指數的交易所基金,僅須支付0.09%的成本。
他重溫了2005年的一篇網誌,他在該文中列出圖表,假設一名25歲在職人士、強積金基金在未來40年,每年收取2%費用,到2045年當供款人65歲退休時,強積金開支抵銷將55.4%的回報及本金將被強積金開支抵銷。
如果政府取消強基金制度,並允許供款人用相同資金購買相同交易指數的基金,每年總費用為0.15%,累計只有5.8%的回報及本金將被開支抵銷。這顯示他早於14年前,已知道MPF表現不佳。
兩者回報率可謂差天共地,到底政府推行強積金制度,是為了為廣大市民養老,還是增加基金管理公司的收入呢?
Source: webb-site、Davidwebb2005年網誌、bloomberg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