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2004年的招股價3.7元計,股價曾一度升到476.6元的歷史高位,被人冠以「股王」之稱。
這一年裡,騰訊市值大幅下跌了40%的市值—約合18000億人民幣。今天(26日)騰訊收市價是260元。
據內地知名媒體36氪,從多個消息源得知,今年下半年起,騰訊投資業務顯著收緊,步調放緩。36氪以「騰訊怎麼了?」為題,分析騰訊這一年股價大跌的3大根本原因。
1.不問情由的大量併購
騰訊投資部門從2015年起,開始了重大變革。
當年,騰訊年度投資公司總數破百,差不多是2014年的2倍、2013年的6倍多。從那時開始,與騰訊合作的投資人們發現,騰訊不再強求控股、不介意業務有否聯系。
在各大巨頭之中,騰訊的投資模式,和VC(創投)圈「投資回報」邏輯規則最相象,也是出手最多、最激進的公司。
騰訊的定位已成為「最像財務投資人的戰略投資人」。據《華爾街日報》消息,騰訊前首席投資官Jonathan Lai,於上月加入「對沖基金Coatue Management」,足見騰訊併購的經驗和基金公司的投資方針不謀而合。
2.併購產生不穩定因素
對比年初的股價高點,騰訊已被抹去超過1/3的市值。
據36氪從多方獲悉,下半年開始,騰訊投資開始「收緊」了。有消息指,「騰訊投資並購部手頭在做的,都是已有優化的項目,比如現有被投公司的合併、增持,完全沒在擴張新的領域。」
騰訊減少投資,只因此前的大量併購,在騰訊在財報上,是一項「不穩定因素」。今年第二季度,投資收益下降的幅度很大,相當於第二季度淨利潤的15%。
財報上的表現,暗示大量併購的不相關的公司並不可取。騰訊要由短視的目光,轉向長期的發展。
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李朝曾於接受訪問時表示,騰訊的未來路向要從投資公司的方向,走向找出合乎自身業務的公司,成為未來可能性的探路者。
3. 流量轉向投資業務
騰訊的核心業務社交、遊戲、泛文娛內容都是吸引注意力、建立穩固粉絲的產品。
通過微信、遊戲吸引用戶並形成網路效應後,其產品的護城河也隨之建立。
流量護城河不再
QQ、微信和遊戲曾是騰訊壟斷流量的護城河,但現在,這條河上的橋和船可不少了。一方面,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日活已經超越阿里、百度,成為僅次於騰訊的,中國第二大日活用戶公司。
另一方面,機構改革導致的遊戲版號審批暫停,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路遊戲實施總量調控等政策,其影響將進一步持續。
資本手段上場
流量的護城河逐漸崩解後,正是「資本手段」上場之時。
近期,在泛文娛領域,騰訊投資加大了對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打壓。一位曾與騰訊合作過的創投圈內人士告訴36氪:「(騰訊)現在一家家去加排他性條款。」
另一方面,騰訊投資此次以業務協同為核心的投資放緩,也在為2016-2017年越來越多的「財技式」投資埋單。
此前,騰訊投資併購部更多時候呈現了更為獨立的決策狀態,而現在則需要先向業務部門證明資本的價值。
在沒有流量的護城河下,投資的成功與否是不能寫包單的。騰訊投資管理合夥人李朝暉曾說,「我們所有的決策都在信息高度不對稱和高度稀缺的情況下做出,而且這些決策是極具前瞻性的。這是我們要承擔的風險。」
他曾在今年4月文章中稱,「騰訊內部就是賽馬機制,不同的團隊之間會有競爭。對投資過的公司也一樣,誰最後能夠跑出來,這是由公司自己的能力決定的。」
Source: 36kr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