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人到中年,特別容易發福,又特別注重健康。我呢陣子照鏡都嚇親:細個食極唔肥,中年呼吸都肥!
以前啖啖街邊小食,體重穩如泰山;而家連飲杯咖啡都覺得腰圍擴張。每日放工如果冇應酬,寧願攤係沙發睇電視玩電話都唔想去做運動,唔知係因為工作太累,定係年紀大咗,個身體開始抗議。
為咗畀自己一個較為健康嘅幻覺,每朝食十幾粒supplement,維他命C、Omega-3、鈣片樣樣齊全,好似食咗呢啲就等於去咗健身房咁。但慢慢發覺,呢啲都係自欺欺人,壓力累積先係普遍港人最大嘅健康問題。最近港聞都見到唔少人因為壓力大到頂唔住,搞到身心都出事。老實講,大部分香港人都有唔同程度上嘅精神憂慮,適當運動出汗的確會舒壓,但減壓方法仲有好多種,我哋一齊嚟探討吓。
中年發福係因為新陳代謝慢咗,加上工作壓力大,OT文化同少運動。根據醫學研究,中年後體內荷爾蒙變化,脂肪更容易積聚喺肚腩同腰間,增加心臟病同糖尿病風險。但大家又特別注重健康,市面supplement賣到飛起,維生素市場年年增長。但呢啲補充品真係萬能?唔係!好多醫生都話,supplement只係輔助,唔能取代均衡飲食同運動。
更重要係,壓力係隱形殺手。香港生活節奏快,經濟轉差、樓價高、失業率升,都係元兇。疫情三年加社會動盪,科技進步令工作24小時online,壓力如滾雪球般累積,導致焦慮、抑鬱同睡眠問題。呢個現象唔單止中年人,連年輕一代都受影響,正係夾心層,上面有父母要養,下面有事業要搏,壓力大到爆燈。
但對我哋中年人嚟講,點樣減壓?適當運動出汗的確會舒壓,研究顯示,運動釋放安多酚(endorphin),自然減輕疼痛同壓力。喺香港,唔使去健身房,簡單如散步或行山就夠。試吓週末去維園或大帽山行吓,親近大自然,陽光同新鮮空氣能減輕焦慮。團隊運動如打排球或踢波,更有效,因為社交元素加分。如果你係內向型,試攀石或獨木舟,獨自挑戰自己。
第二種方法係冥想或深呼吸。每日花幾分鐘冥想,清空思緒,耶魯大學研究證明,深呼吸平復心情,減少壓力荷爾蒙。香港人忙碌,試吓通勤途中做深呼吸,簡單又免費。
第三,閱讀或音樂療法。細個我靠書本減壓,而家試吓聽音樂,研究指音樂減壓效果顯著,古典樂或流行歌都能刺激腦部釋放快樂荷爾蒙。
第四,社交聊天。跟朋友聚聚,傾訴壓力,美國骨科協會研究顯示,團隊活動減壓效率高。香港人愛飲茶,約朋友食飯吹水,就係最佳減壓。
第五,沉浸體驗如烹飪、種花或玩樂器。專注做一件事,忘卻煩惱,專家話呢類活動減壓更理想,因為畀你成就感。
總括嚟講,人到中年,發福同健康關注係常態,但壓力係隱藏大敵。精神健康唔容忽視。唔使依賴supplement嘅幻覺,從運動、冥想、閱讀、社交開始減壓,慢慢改善。人生如香港地鐵,壓力大但總有出口。你試吓呢啲方法,睇吓會唔會覺得輕鬆啲?記住,健康唔單止身體,仲有心靈,畀自己空間,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