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經濟】為何「雞仔媒人」更吸引人掏荷包?新世代戀愛現象對商機的影響

Strategy

796

互聯網的發展讓我們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也比起以前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人都喜歡找一個與自己相似的人作為伴侶,那麼在 21 世紀,在網絡世界上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又是否更有效率、更合適? 史丹福大學早前進行了一個研究,分析現代的情侶是從甚麼途徑認識並開始交往,並與網絡世代興起前作比較。而結果不出所料,在互聯網上尋找伴侶已經成為了現時的趨勢。

Photo from CBS Philly

20 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在公眾社會上仍處於雛形,當時的單身人士主要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的人際網絡認識自己的另一半。而最主要的途徑,便是從朋友介紹認識的。透過親戚介紹的也屬當年的潮流,至於在不靠其他人介紹的前提下,則多數人都是從酒吧或餐廳裡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而在公司跟每天日夜相對的同事產生情愫也不是罕見的事。然而在網絡世代興起後,透過親友介紹的交往比例就下降了不少。這種趨勢說明了現代人已經有了互聯網取代過往「媒人」角色的中介,而且在網絡上,我們都能找到更多對我們來說「更合適、更滿足」的選擇,傳統的媒人在功能上就越變得乏力。這裡就顯示了第一個因交往形式改變而造成的商業影響:戀愛中介的沒落。

單身的中介服務在 1990 年代最為成熟,當時的單身人士比起舊一輩更不受傳統思想綑綁,願意主動去尋找戀愛中介甚至是婚姻中介服務,造就了一些單身人士的配對機構,或是一些提供速配(Speed Dating)活動的生意出現。然而在交友網站和 App 的壓迫下,收費的配對服務已逐漸式微。而當整個社會都沉浸在以交友網站輔助下的「速食文化」風氣之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就變得越來越隨便。反過來,新世代的人倒會覺得去使用舊式的中介服務才是老套、難以接受的。在惡性循環下,就越來越沒有人使用中介服務了。

根據調查員的分析,他們認為隨著時代的轉變,人們對於「網上交友」的接受度日漸提升,也不再對此有任何的「羞恥感」。並且即使是過往不太被普遍接受,又或是難以認識另一半的同性戀者也很容易在網絡上找到與自己有相同性取向的人,所以網上交友就自然地成為了最廣為流傳的的工具了。

Photo from crosswalk.com

此外,調查員也從數據中發現了,其實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通過朋友介紹的伴侶關係已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而自從互聯網發展以來,人們都更傾向於網上的交流,而非面對面的溝通。根據他們在 2017 年的調查報告,有 80% 的美國情侶是在網上首次認識對方的,而在網上進行交流之前並未在現實生活中有任何的交雜,說明透過網絡去結識另一半已經是一種十分流行的形式。

綜上所述,網絡交友不但是一個潮流,更是一個商機,而已有不少人看中了這一點去開展他們的生意。市面上的交友網站和 App 大多都帶有收費的成分,只要付出一定的金錢,就能推廣自己的個人資料給更多的對象瞭解,又或是有機會去接觸更多的對象,增加認識理想對象的可能性。雖然這些項目都沒有「能成功約會對象」的保證,甚至沒有中介人的認證,去確認對象個人資料的真實性,但卻有更多的人願意在這些地方花費,而不是去選擇傳統的中介服務。理性來說,網上的交友平台只提供了龐大的資料庫去造就「機會」,卻是個不理結果好壞的「雞仔媒人」。最起碼,傳統的中介服務,還是會有打著「兩性專家」、「戀愛顧問」名號的人物來為你的資料安排配對,看起來不是靠譜多了嗎?

但無論如何,透過親友介紹的戀愛關係比例減少,對於整個「戀愛經濟」的體系來說,都是一井等待開發的金礦。與感情有關的消費值得與不值得本來就是相當主觀的,只要用家認為他們的金錢用得其所,對於整個體系來說都是健康的經濟發展。

 

Source: Stanford University, FlowingData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