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香港導演蔣家駿重拍的《倚天屠龍記》完滿落幕,網民對於這個版本的改編褒貶不一,有說蔣導演的選角眼角優秀,從茫茫人海中找得出非常適合角色形象的演員來拍這部戲;也有說這個版本對金庸的原著小說還原度不足,破壞了劇情氣氛。事實上,自 1976 年開始,金庸的作品就不斷被翻拍成電視劇集,直到今時今日仍然是影視界的寵兒,有媒體笑言金庸的武俠故事是「養活了半個娛樂圈」。
最為大眾熟知的金庸小說,必定是《射鵰三部曲》了。郭靖、楊過、張無忌這些經典角色,就是沒有親眼讀過這三本小說,也能滾瓜爛熟地背出他們的故事和武功。無它,單單是這三本作品的電視劇翻拍數量,就已經高達 27 部,平均不到兩年就會有一部《射鵰三部曲》重製成電視劇,也難怪我們會對這些人物這麼的熟悉。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神速,文化產業亦隨之被帶動,翻拍金庸故事的基地漸漸從香港、台灣轉移到大陸,大量經典故事都以內地的拍攝方式全新詮釋。內地的影視市場條件比起港台無疑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高昂的預算、強力的後製、豐富的人力都令內地的武俠劇透出過往拍不出的味道,成為影視界的「3A 級作品」。然而對於內地的製作組而言,金庸小說的翻拍只是處於剛開始的階段,可見預見這條財路在未來仍有一段時間可以持續走下去。
對於影視界的製作觀念而言,金庸的武俠故事除了是收視穩定的保證外,還有另外一個與其他電視劇的劇本有決定性差異的意義,也就是所謂的「造星效應」。就過去的經驗而言,當過金庸武俠劇主角的,都很大機會就此名成利就,至少大部分的電視觀眾都記得這位角色。比如劉德華、梁朝偉、周海媚,到近期的劉亦菲、李一桐等,無不受惠於這個強而有力的造星效應。造成這種造星效果的原因,主要是金庸的作品本來就有很高的知名度,比起在市場上不知劇情好壞的電視劇,觀眾們反而更願意去看內容有保證的金庸武俠劇的無數個翻拍版本。再說,金庸作品裡的主角大多是年輕的角色,起用新人來演活這些角色,還是比較忠於原著的選擇。因此,新晉演員的表演便更容易受重視,也就成就了所謂的造星效應。不但在收視上有必贏的保證,也可以讓製作組想要熱捧的新人就此奠定他未來的星途,就這樣,金庸的武俠劇便在多年來一直席捲整個影視界,一手獨攬武俠劇的市場。
可是,近年來的金庸武俠劇倒是有點後勁不繼的趨勢。在內地的影視評論網站《豆瓣》上的結果顯示,千禧年後的金庸武俠劇評分普遍進入了持續下降的情況,只有蔣家駿導演的《射鵰英雄傳》打破了這個現狀。內地網民對於新式金庸武俠劇的負面評論主要圍繞對於拍攝手法的不滿,雖然科技的進步令拍攝更高清、特技更精緻、技術更完整,但卻因濫用了特技和慢動作來拍攝,容易令人感到十分沉悶。過份利用拍攝技術來表達,便容易令劇中角色看起來打的像是花拳繡腿,又或是超自然的魔法對招,反倒失去了武俠劇的神韻。蔣家駿導演曾經說過,《射鵰英雄傳》因為製作時間倉卒的問題,沒能為它套上最好的特技和拍攝技巧,是他心中的一大遺憾。只是當他看見網民對他的新作《倚天屠龍記》的評價時,或許他也會慶幸當初是趕工拍好了《射鵰英雄傳》吧。
中國的影視界在近年一向寵幸古裝題材的劇集,不論是玄幻的、寫實的,能揚名兩岸三地的,幾乎都是古裝劇。某種程度上來說,卻是造成了內地電視劇市場的單一化,令內地的影視作品難以橫向發展。雖然以金庸、古龍為首的武俠題材多不勝數,但亦很容易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讓武俠劇的光環漸漸褪色。然而,中國影視界的資源十分豐厚,他們擁有最多的人力資源,又有 5000 年歷史的文化資產,更不用說地大物博的中國,光是美不勝收的風景已經可以是一套劇集的賣點了。雖然金庸武俠劇的成效卓越,又有前人的成功經驗,可是中國的影視之路要走得更長遠,似乎還得先脫離這套「金庸公式」。
綜合報導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