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是所有創業者都仰望的一坐高山,每個人都可以在他的身上學到無窮無盡的東西。以下是10個創業者可以在喬布斯身上學到的做事原則:
1. 保持簡單
除了有禪師入定一般的專注能力,喬布斯還有去繁就簡的敏銳直覺。至簡歸於至繁(simplicity is the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出自於蘋果公司的第一本宣傳手冊。
這句話並不難理解,對比一下蘋果公司的軟件和微軟公司(Microsoft)的辦公軟件Word就明白了,後者不僅愈發難看、雜亂無章,導航功能區缺乏直覺式的設計,某些功能也會讓用戶產生困擾。不難發現,蘋果公司對簡單的追求是值得稱贊的。
2. 負責到底
喬布斯深諳實現簡單的最佳辦法,即確保硬件、軟件和外設形成一個天衣無縫的有機整體。
蘋果公司的生態系統—例如將iPod通過iTunes軟件連接到Mac電腦上—除了讓設備變得更簡單、流暢,還縮小了故障率。
更複雜的任務,比如創建新歌單,可以交給電腦來完成,如此一來便能減少iPod的功能和按鍵。喬布斯和蘋果公司在用戶體驗方面至始至終堅持親力親為—如今能做到這一點的公司不多。
3. 產品優先
上世紀80年代末,喬布斯正帶領著自己的團隊開發初代Macintosh,他給出了明確指示:將其做得「好到令人發指」。
他從不考慮利益最大化和成本交替損益,要求團隊領導:「不要擔心價格,只要提升它的性能就好。」他第一次帶隊團建時,就在白板上寫下「決不妥協」四個大字。
最終,製作完成的產品成本過高,喬布斯也因此被逐出公司。但用他的話來說,Macintosh「在宇宙中留下了烙印」,因其加速了家庭電腦的變革。
長遠來看,他最終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平衡:專注於創造偉大的產品,利潤自然緊隨其後。
4. 不要做用戶的奴隸
喬布斯第一次帶領Macintosh團隊培訓時,其中一名成員詢問是否需要做一些市場調研,從而瞭解消費者的需求。
喬布斯回答道:「不用,因為在我們向消費者展示產品前,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他還引用了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名言:「如果我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麼,答案會是一匹更快的馬。」深度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不斷詢問消費者想要什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需要直覺和本能,去挖掘尚未形成的需求。
5. 善于歸因
1979年,喬布斯的早期導師麥克·馬庫拉(Mike Markkula)給他留下了一則備忘錄,竭力主張三大原則。
前兩個是「移情(empathy)」和「專注(focus)」,最後一個「歸因(impute)」聽上去有些奇怪,卻成為了喬布斯的關鍵信條之一。
他很清楚,人們對一個產品或公司的看法,往往取決於它被呈現或包裝的方式。他表示:「麥克讓我明白了人們會依據封面來判斷書籍好壞的道理。」1984年,喬布斯正在準備Macintosh的配送環節,一時難以決定包裝盒的顏色和設計。
最終,他花費時間親自設計和改進了iPod和iPhone首飾盒般精緻的包裝,並將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專利名單當中。
6. 追求完美
幾乎在每一款蘋果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喬布斯都會在某個時間節點「按下暫停鍵」,然後重新回到畫板前,因為他覺得不夠完美。
在設計iPhone時亦是如此,原始設計是將玻璃制屏幕嵌入鋁制外殼。
然而,在某個週一的早晨,喬布斯拜訪了喬納森·伊夫(Jonathan Ive),告訴他:「我昨晚一宿沒睡,因為我不喜歡這種設計。」儘管十分沮喪,伊夫馬上意識到喬布斯是對的。
喬布斯告知伊夫的團隊:「夥計們,我知道你們過去9個月廢寢忘食,在這個設計上嘔心瀝血,但我們得做些改動,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日以繼夜地工作。如果你們覺得有必要的話,我可以給每個人發一把槍,直接把我們幾個給斃了。」
整個團隊毫無反對意見,達成了一致。喬布斯回憶道:「那是我在蘋果公司最引以為豪的時刻之一。」喬布斯和伊夫在即將完成iPad的最後階段,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7. 對庸才「零」容忍
喬布斯缺乏耐心,性情急躁,對身邊的人十分強硬,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這種對待他人的方式雖然不值得推崇,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熱衷於完美,只想同最優秀的人共事。
他認為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庸才泛濫(the bozo explosion)」的情況,如果管理層過於客氣,才能低下的人便會滿足於自己的舒適圈。
他認為:「我不是一個隨意踐踏他人尊嚴的人,但事情出現了差錯,我便會當面指出,實事求是是我的職責所在。」
8. 兼顧全局和細節
喬布斯不僅注重全局,也在意細節。有些CEO擅長構建遠景,有些管理者明白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而喬布斯兩者兼具。
時代華納(Time Warner)CEO傑夫·比克斯(Jeff Bewkes)認為,喬布斯具備很多特質,其中之一便是擁有實現宏圖偉略的能力和意願,同時也不會忽略設計中的任何細節。
2000年,他提出了一個遠大的戰略,要將個人電腦變為管理用戶音樂、視頻和照片等內容的「數字中心」,隨後創造出了iPod和iPad,引領蘋果公司進軍個人設備產業。
9. 人文與科學相結合
喬布斯表示:「我從小就覺得自己頗具人文情懷,但我也很喜歡電子設備。」
喬布斯結合了人文和科學,創意和科技,藝術和工程。我們的時代有許多偉大的工程師(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和比爾·蓋茨),也有十分優秀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但沒有誰能夠像喬布斯一樣讓詩歌和處理器碰撞出創意的火花,像他一樣擁有敏銳的商業直覺。在過去十年的幾乎每一場產品發佈會,喬布斯都會用一張標誌著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圖片作為最後一張幻燈片。
10. 保持「飢渴」,保持「愚蠢」
科技能夠成為人類的朋友,這是喬布斯秉承的基本理念。他被打上了眾多標籤:嬉皮士、反叛者、精神世界的追求者、電話飛客和電子愛好者。
1971年,喬布斯對人生的終極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他還只是個高中生。隨後他帶著這份思考步入了大學校園,帶入了輟學後居住過的蘋果農社。
喬布斯在職業生涯中始終堅持著「飢渴和愚蠢」的態度,確保他的個性當中有商業、技術的一面,但作為一個愛好人文藝術、吸食迷幻藥、追求頓悟的叛逆分子,他也有嬉皮、絕不墨守成規的一面。
Source:Techinasia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