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 】美國城市設計反映30年代蓬勃發展的汽車文化和社會階層隔離

Property

1,308

如果有去過美國和歐洲旅行的話,你會發現城市計畫十分不一樣。歐洲比較隨意、即興地規劃城市,因此旅客會更容易迷路。 相反地,美國的住宅區卻非常有組織,並滿佈彎曲的小路和死胡同 原來,美國的城市設計反映了30年代正在蓬勃發展的汽車文化和社會階層的隔離。

負責全美國所有城市規劃的組織

Photo by Internet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聯邦住房管理局( FHA )創立於1934年,他們專門負責美國的房屋發展。當時,受經濟大蕭條的影響,除了經濟上的開出,他們訂立房屋建築規則,還有對美國人來說,什麼樣的房屋才具價值的。直到現在,美國市民還生活在聯邦住房管理局的理念中。

生活在經濟大蕭條期間   

Photo by fhanewsblog
Photo by worldhistory

在 1934 年前,按揭一棟房子需要付款30%50% 的首期,並要5年內清償。 隨後 FHA 在1935年,成立了「國家住房法」( National Housing Act ),房屋首期收縮到 20%,而按揭可以在漫長的30年內歸還。 這舉動巨幅幫助了面對經濟困難的市民,因為美國的房子忽然間變得更便宜,並帶起了建築和買入房子的熱潮。    

FHA 做了指導方針, 其中包括住宅要符合的最低建築要求,還有各住宅區排名。 他們監管建築材料 ( 例如,要用到大量的石棉),但也有一些令人質疑的規則。

FHA  的國家住房法文件中列明:「如果住宅區要保持平穩的話,  同一社會階層和種族階級必須居住在同一社區。」

房屋發展商不能夠無視國家住房法,畢竟他們還想賣出建築的房屋。

社會階層的隔離 

Photo by Internet

Vox 的影片中顯示一個在1948 年建成的黑人近郊住宅區。 住宅區的牆外圍欄邊緣種有植物圍牆把黑人和白人離間,反映過往的種族歧視觀念。

為什麼對死巷念念不忘? 

Photo by Internet

一個名為 Hailey 的美國社區在 2017 年獲全國住房建築商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builders )認定為「最好總計劃社區」。 它有一共35個死巷( cul-de-sacs )。

為什麼美國會有這麼多死巷,而他們到底有什麼用處呢?

原來,格框式的城市設計比起彎曲式的計畫便宜得多,因為不需要在建築方面額外迎合社區的地形。另外,FHA 只專注於蓬勃發展的買車文化,所以並完全沒有設計到行人道路。死巷使汽車慢駛和減速,但不適合公共交通,城市服務和走路上班上學。  

今天的美國

今天,美國市民還生活在30年前,大蕭條時建立的社區中,親身經歷著當時因為汽車和社會階層的分歧價值觀而建立的住宅。但是,現在不同的是有人會建議把死巷變得讓行人更方便使用。

Source: Vox

Translation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