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的智慧:誠哥做過最正確的事|中環路人甲

Column

18,173

新冠肺炎打擊全球經濟,令很多公司都面對財政困難。有些企業要借貸度日,又有另一些需要透過出售資產來維持日常營運。高銀最近面對財困,需要出售啟德地皮來償還債務,這件事很多財經分析都有評論,本文不打算再加筆墨。

正當全球很多企業家,特別是地產、酒店或商場大亨都頭痛時,李嘉誠還有空閒去為高銀充當白武士。而昨天更宣布捐錢一億港元,當中包括向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每人捐出五萬元,在大危機時做到真正的退休生活。李嘉誠沒有水晶球,也沒可能知道新冠肺炎爆發。但他在過去十多年的努力,其實都是在為今天的類似經濟形勢來作準備。

量化寬鬆時期更重視企業流動性

自從金融海嘯後,美國聯儲局開始作量化寬鬆,全球央行也排隊大印銀紙。在人人都大量舉債的時候,李嘉誠卻走相反方向,開始減低整體企業的負債水平。這種奇怪的戰略方向,與國內的房地產開發商及香港一般市民南轅北轍。除了減低企業的整體負債水平外,李嘉誠更在量化寬鬆期間,把旗下的子公司上市。

在量化寬鬆期間上市的有港燈電力投資,和記港口信託,香港電訊信託,匯賢產業信託。連同已上市的公司,李嘉誠及兩位兒子所掌控的上市公司已超十家。

普遍來說,除非價錢很好,很多華人富豪都不熱衷上市。上市後要遵守很多監管規則,關連交易比較麻煩,也讓富豪圈之間知道自己有多少身家。李嘉誠不厭其煩地把子公司上市,還要清清楚楚,分門別類地整理好,都是十分罕有。這行為違反了中國人「財不可以露眼」的理財哲學,但在現時的經濟情況中,及從高銀的下場,更顯得李嘉誠過去所做的十分正確。

從營運走到資產配置的戰略變化

李嘉誠是生產塑膠花出身,起初在筲箕灣建廠,親身上陣並落手落腳。雖然塑膠花讓他賺取第一桶金,但市場很快就出現飽和,隨後就轉型生產玩具來維持公司增長。在六十年代香港出現銀行危機,李嘉誠就開始轉攻房地產市場。

早期李嘉誠沒有今天的班子,由籌備、生產到銷售,很多東西都自行處理。深深明白營運一家公司,到底有多複雜,有多傷神。如果經濟轉差生意慘淡,可能要問銀行借錢周轉,深夜思考如何轉虧為盈。

著名投資者巴菲特很少為營運的事擔心,盡管是在美國疫情期間,我也深信他還是在奧馬哈的辦公室閱報和看書。盡管巴菲特在疫情早期因為衝動而增持航空業,但經過多晚思考後就決定賣光,這個就是「經營者」和「投資者」的最大分別。賣光後,煩惱就是職業經理的問題。

李嘉誠最大的戰略改變,應該是在七九年開始購入和記黃埔,並成功在八零年取得其控制權,慢慢由經營之路,走到像投巴菲特般的投資之路,長遠透過資產配置而非營運方式來增值財富。

五年前成功為集團「去地產化」

雖然在取得和記黃埔的控制權,在戰略上慢慢由營運轉至投資主導。但由於香港的房地產市場還在起飛,買地建屋的回報還是遠超投資。當年房地產利潤豐厚,風險低槓桿大,很多項目在賣樓花時已經可以鎖定利潤。在樓宇還沒落成之前,資金已透過樓花及買家向銀行借貸的方式,回到發展商手上,資金的周轉速率十分快。因此很多房地產起家的綜合企業,不論是香港及中國,都過份依重地產業務。

五年前長和系宣佈重組,當日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市場上很多人都看不懂李嘉誠的目的。

如果從短期利益上,長和的重組方案其實是對小股東有利。長實與和黃之間不再存在交差持股,變相李嘉誠需要用更多的資金來控制公司。當時市場上很多分析員認為重組是欲修復資產拆讓,但從今天很多地產大亨的下場,李嘉誠重組的目的,更多是風險管理,並希望把地產業務的風險從綜合企業中分開出來。

利用信託方式把資產風險分離

除了把地產業務分出來,李嘉誠更熱愛用信託上市。由零三年開始,李嘉誠已把旗下物業,用房地產信託方式上市。到今時今日,李嘉誠已擁有三家不同類別的房地產信託,分別是以香港民生商場為主的置富產業信託,以香港商廈為主的泓富產業信託,及以中國房地產主的匯賢產業信託。

李嘉誠對信託的熱愛更擴散至其他產業,包括主力碼頭業務的和記港口信託,主力電力供應的港燈電力投資,還有由次子打理的香港電訊信託。

李嘉誠於一八年安心退休,其原因是他已把旗下集團大量不具流動性的,又沒有明顯增長空間的資產放到資本市場上。這樣的話,其繼承人就可以把精力放於資產配置上,而非日常營運。

由於母公司對屬下公司的營運情況比市場多,在市場嚴重高估或低估時,就可以運用資本操作來控制風險。營運的問題就留給職業經理人去處理,母公司的行政總裁就像巴菲特一樣分配資金。

如果高銀旗下的商業大廈早已放入房地產信託平台,高銀就可透過在股票市場上直接減持來用作資金周轉。現時李嘉誠大部分的「重資產」,特別是房地產,都可以在市場上直接透過信託平台來增加或減持。在人人都用盡流動性時,他卻不停為企業制造流動性。

完成企業傳承做到真正退休

經常有人說富不過三代,很多公司在企業傳承的過程中,後人都無法像創辦人般複製其成功。很多企業家的培育方式都是天時地利人和,商業上的奇蹟往往是命中注定。無論是李嘉誠還是馬雲,假如他的一生再來一次,他自己也不一定可再次表演帽子戲法。

因此,企業傳承對企業家來說都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李嘉誠的智慧在於,成功把企業傳承、職業經理和資產配置三者一起運用,建立了完整的專業分工及風險制度,完美地完成「去地產化」。暫時所見,也只有他一人能做到。

在中國和香港,很多富豪都是透過房地產置富,也有房地產企業嘗試像他開發非地產業務。很多房地產大亨,都像高銀一樣不繼擴展非地產業務。高銀除商業地產外,更經營保理、名酒及餐飲業務。房地產最常用的借口是建立什麼「商業生態圈」,這個魔幻般的商業名詞最終成為胡亂擴張併購的借口,最終更導致流動性乾竭。

像高銀般要變賣資產的房地產大亨可能陸續有來,特別是已債台高築的國內中小型房地產公司。李嘉誠雖然已經退休,但在疫情中還氣定神閒,捐錢支持港人抗疫,也不擔心兒子業務上是否有經營困難。這都是因為他的整個企業王國已經懂得自我生存,讓他能做到真正的退休,享受人生。

最後,在此感謝李嘉誠捐錢支持抗疫,香港加油。

P.S. 喜歡我文章嘅讀者,可以到我嘅Facebook專頁《中環路人甲》讚好,俾啲意見。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