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火紅的《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被喻為今年度Netflix神劇,更在著名的影音評論網站《爛蕃茄》(Rotten Tomatoes)上取得100%的專業影評人高度讚賞。 它擁有亮麗的包裝:性感又神秘的女角設定; 高還原度的五、六十年代美國場景與服裝設計;最引人入勝的是女主角在男性化的棋局世界中闖出名堂,打遍天下無敵手。 《后翼棄兵》成功將西洋棋與女性角色融合,更將西洋棋這項玩意向全世界推廣。了解西洋棋背後的文化與思維,確實可堪玩味。
說起這部神劇,一定要提它名字的由來。「后翼棄兵」是一種象棋語言,代表一種開局的方式:指白方將兵推往c4,故意被黑方d5兵吃掉,然後減少對方d5兵本來對e4格的控制。用物質的犧牲,得到中心控制權補償的戰術,打破棋局一開始的均衝狀況。用這個棋局為這劇命名,並不單鈍是一種先聲奪人的效果,同時也象徵了女主角 Harmon的人生:得到了下棋的高超天賦的同時,要接受失去母愛的悲痛(包括自殺的母親與養母)。就像硬幣一樣,得到和失去是一體兩面的存在。「后翼棄兵」就有著這種宿命般的意味,比喻 Harmon的人生要不斷在得到和失去之間來回。
西洋棋就是一種不斷徘徊在捨棄與獲取之間的博弈藝術,它起源於印度的「恰蘭圖卡」象棋。「恰蘭圖卡」象棋由印度經阿拉伯人帶入伊斯蘭世界,在公元七世紀時傳入西班牙,再在在十一、二世紀傳入英格蘭及歐洲。
歐洲人稍微改了些規則和改了原本「恰蘭圖卡」象棋的名稱和形狀。例如他們將大維齊爾(阿拉伯語中的宰相)改為「王后」、「象兵」改為「主教」、「戰車」改為「城堡」等,令這種博弈藝術更貼近歐洲的民情。隨著戰爭複雜化,生活節奏加速,對弈速度亦大大加快。在十五世紀時,歐洲將「王后」改造成全能型攻擊棋子,可作上、下、左、右走,幾乎沒有限制,接近現代的西洋棋走法。
西洋棋局黃金發展期正值歐洲「地理大發現」,上至宮庭貴族、下至庶民百姓都沉迷著這種新興玩意。為滿足各階層人仕需求,西洋棋也變幻出許多獨特玩法。例如兵到達底線後可變除國王外任何一子,這種變化呼應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低層人仕可以透過上陣殺敵的方式建立功業,甚至封侯拜相也不是夢想,有著向上流動的可能性。
《后翼棄兵》有不少精彩對白與場面,在戲外,它隱喻著政治博弈的要素:如國王、貴族、教會和市民也出現平局; 相反中國象棋不會出現和局。這兩種下棋方式的差異,也象徵東西方人思維取向的不同。如能看透這場「棋局」,也更易明瞭中美新格局下,這場博弈的走勢將如何發展。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