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命運在於他們的人民如何養育自己。」18 世紀的著名法國美食家 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這樣說道。提到法國,除了宏偉壯觀的凱旋門、埃菲爾鐵塔,華麗亮眼的香榭麗舍大道之外,就必然會聯想到它們的傳統美食。焗田螺、鵝肝、血鴨、焦糖燉蛋⋯⋯數之不盡的各種食品都是世界聞名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法國飲食在全球化社會看來並不如想像中受歡迎。
美國經濟學家 Joel Waldfogel 今年出版了一篇論文,研究世界不同地方的美食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尋找飲食文化的「出口」和「入口」量最高的地方。概括來說,只要一個國家的食品在其國界以外的地方銷售,就納入「出口」;相反,一個從外地傳入的食品在國界以內銷售的話,就視作「入口」。
Joel 在研究中利用了旅遊網站 TripAdvisor 的餐廳名單及市場研究公司 Euromonitor 的銷售數據進行分析,估計了全球 52 個國家的世界美食貿易數據。以出口量來說,Joel 的研究中發現現今世界上最強盛的飲食文化輸出帝國是意大利,並以接近 4 倍的出口估值優勢壓倒性地稱霸整個排行榜。至於排行第 2 的則是日本,順序到土耳其、墨西哥、泰國,接下來才輪到排行第 6 的法國。至於入口量的數據分析結果,則是由美國成為世上最大飲食文化入口量的國家,而其次順序則是中國、巴西、英國及加拿大。
意大利菜的菜式簡單、鮮明,很多地方的西餐廳都選擇以意大利菜作為主體,讓意大利飲食文化的出口量成為全球之霸。雖然法國餐的食品亦相當有名,不過其復雜的做法、講究的用餐環境、用餐的時間都讓很多外地的商人避之則吉,因而無法比肩意大利菜的左右。相反,美國、加拿大、澳洲等移民國家因缺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經驗,因此絕大部分的國民都對外來的食品更開放,外來菜式的市場佔有率亦比其他有當地傳統菜式的國家來得更高。固然,擁有強盛經濟力量的美國就很自然地成為飲食文化的第一入口大國了。
Joel 認為,飲食貿易的文化流動與移民文化有相當類似的關係,較年輕的國家更容易成為飲食文化的入口大國。事實上,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飲食文化的移動變得更加活躍,也能有效刺激旅遊產業。就連美國也在 2012 年開始推廣「美食外交」,僱用廚師團在世界各地推廣美國的本土食品,務求讓美國的飲食文化亦能出口到外國,加強美國的影響力。
Source: “Dining out as cultural trade”
Text by Fortune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