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之都】隨時隨地聽到「不好意思」的台灣,藏著各國都深愛的禮貌和友好。

Lifestyle

697

相信大家對台灣都不陌生,可是你有發現過這個地方是個道歉語的複雜之地嗎?簡單一句「不好意思」就足以讓你了解各種禮節。這個詞組由四個漢字構成,作為一個萬能詞,可以在各種情況下使用,比如禮貌地呼叫服務生,表達對老闆深深的歉意,或者在思緒凌亂、努力告白時。

Photo from Internet

 

在台北搭捷運,當乘客們小心翼翼地從別人身旁抽身而過,可以聽到此起彼落的「不好意思」;走進教室,能聽見學生提問時,以「不好意思」開頭,帶著一絲歉疚和感激之情;打開一封電子郵件,即使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不好意思」也經常出現在第一句,代表「打擾您了」等含義;而如果收到親戚的禮物,正確的回答不是「謝謝」,而是「不好意思」,讓你破費了。對於不知情的人來說,台灣似乎是全世界最癡迷於道歉的國家,但其實「不好意思」文化代表了台灣人的謙虛和害羞。

Photo from Internet

 

InterNations發佈的外籍人士調查顯示,台灣連續被評為世界上最友好的地區之一。大約90%定居台灣的外籍人士對當地人的待客之道評分很高,而其它地區的這個比例平均為65%。這份對全球12,500多名受訪者的調查顯示,現在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在台外籍人士正考慮在這個太平洋小島上定居。吸引人們來到台灣這座鬱鬱葱葱的熱帶島嶼的秘密其實一點也不神秘——只是禮貌和友好。

Photo from Internet

 

台灣人有禮貌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而紐約布魯克林城市大學漢語教授張嘉如(Chia-ju Chang)說:「台灣人將『不好意思』掛在嘴邊。 因為說話很有禮貌,所以當打斷別人或尋求幫助時,都會說『不好意思』。我們甚至可以用『不好意思』來開啟對話。」

台灣人說「不好意思」語速很快,聽起來四個字的發音幾乎是連在一起的。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教師楊歐與說過,與德語的「對不起」(Entschuldigung)或英語的「抱歉」(excuse me)概念相比,「不好意思」挺難翻譯的。西方的「對不起」概念無法表達所有的社會美德,而「不好意思」包含的是更廣泛的社會禮節。「不好意思」也可以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一項行為凖則,或者是台灣文化的整體思想基礎。

Photo from Internet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榮休社會語言學教授李勤岸(Khin-huann Li)說,正如你今天所看到和聽到的,台灣的道歉文化跟幾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以及儒家的道德教化有很大關係。雖然不知道不好意思的確切起源,但李教授和其他語言學家認為,它主要是數千年儒家和諧思想的產物。儒家和諧思想的中心是維持群體關係而不是個人關係。他們認為,不惜一切代價保持社會凝聚力仍然是台灣社會道德的基石;在台灣,家族和社會的利益必須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李教授還認為,這種文化的文化是台灣獨有的,並不存在於其它華語地區;雖然在台灣的街道上能聽到此起彼伏的不好意思,但在中國大陸或者馬來西亞,由於不像台灣那樣推崇禮貌修辭,就不常聽到類似的「不好意思」。難怪香港人都那麼喜歡台灣。

 

資料來源:BBC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