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雲明於國新辦新聞發佈會表示,「十四五」期間,內地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和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發展態勢良好。DeepSeek、通義千問等國產大模型引領全球開源創新生態,AI手機、AI眼鏡等加速普及,行業專用大模型落地應用,取得初步成效。
張雲明說,將促進智能產業化、加快產業智能化,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包括研究出台「人工智能+製造」轉型路線圖,發佈實施製造業企業人工智能應用指南等。
張雲明又表示,推動人工智能廣泛應用過程中,可能會對部分重複性、危險性的崗位產生替代效應,但同時將提高勞動效率和安全水平,帶來大量新崗位、新職業,促進就業提質擴容。將與相關部門加強協同,充分挖掘人工智能在創造崗位、提升效率等方面的潛力,加強職業培訓和教育,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培養更多適應智能化時代的新型人才。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表示,整個「十四五」期間,製造業增加值增量預計達到8萬億元,對全球製造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製造業增加價值佔全球比重已接近30%,總體規模連續15年維持全球第一;全世界50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內地大多數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李樂成又說,在 2020至2024年,內地全部工業增加值由31.3萬億元增長至40.5萬億元。製造業增加值由26.6萬億元增長到33.6萬億元。5年來,570多間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