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2025 10:01
03/09/2025
10:01

財經|香港8月PMI升至50.7 重上擴張水平 反映營商環境好轉

標普全球公布,8月香港特區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上月的49.2升至50.7,乃今年首季中段以來的最佳表現,是7個月以來首次重返50以上擴張水平,反映營商環境好轉。

綜觀8月份數據,私營企業5個月以來首次增產,擴張速度雖然不大,卻是去年12月以來最顯著。調查資料透露,訂單需求相對好轉,促使企業提高產量。

香港私營經濟扭轉2月以來跌勢,於第三季中段有所改善。雖然來自海外和中國內地的訂單銷量持續下跌,但企業重新增產,訂單需求也大致穩定,特別是本地巿場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業務經營轉趨活躍、訂單需求回穩的利好因素下,私營企業於是增加人手,升幅雖然輕微,但卻是3個月以來首次。此外,採購活動的緊縮速度放緩。不過,企業憂慮全球貿易環境和經濟轉差,因此對未來一年的業務前景,依然強烈悲觀。

調查資料又透露,美國關稅政策和全球經濟低迷,拖累了出口銷情。8月的就業水平上升,突破了3個月跌勢,情況與企業增產相符,惟職位增長不大。另一方面,企業也反映,積壓工作進一步減少。

價格方面,8月的整體投入成本進一步上升,但增幅較上月溫和。業者通常認為,原材料價格攀升是成本上漲的原因之一,但其實當月的員工成本亦已重拾升幅。為了增加銷路,多家企業在價格方面作出讓步,因此整體的產出售價大致不變。展望未來一年業務前景,企業在8月依然強烈看淡。業者憂慮的核心,主要圍繞美國關稅的持久影響和經濟疲弱;整體悲觀情緒雖仍明顯,但已是3月以來最輕微。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Usamah Bhatti表示,最新PMI數據顯示,營商環境於第三季中段好轉,乃今年2月以來首次。不過,從中國內地和海外巿場新接的業務量,卻因美國關稅增加而備受影響,看來訂單增長僅局限於本地需求之內。總的來說,多項前瞻性指標依然下行。企業在繼續消化手頭未完訂單的同時,也再度縮減採購活動,顯示業務生產有可能依賴清理積壓作為支撐。此外,業者在8月依然強烈看淡未來一年前景。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即時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