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本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政商界近日連連呼籲政府放寬樓市辣招,甚至「撤辣」。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在旗下媒體發表題為「樓價回落值得高興嗎?」文章,解釋要求政府「撤辣」的原因。
施永青提到,樓價回落如果發生在經濟持續增長,市民收入不斷上升的時候,而政府又有辦法透過土地供應增加,令樓價有序地回落的話,那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這不是香港現時的情況;若在當前情況下,政府還不推出一些紓緩樓價不斷受壓的措施,就有很大機會令香港出現資產貶值,信貸收縮,甚至經濟衰退。這個風險政府應該盡量避免。
施永青稱,香港有五成多一點的人持有自住物業,樓價下跌對這批人來說,當然不會是好事,而餘下的人之中,亦有三成是公屋居民,樓價下跌亦不會為他們帶來甚麼直接得益。能真正因樓價下跌而可以置業的人,不足香港人口的兩成,可見得益者相對不多。
施永青指出,現實是買樓無法避免有投資成分,樓價下跌,一定會遏抑港人的投資意欲。結果,近期一二手市場的交投量都大減。小業主套現困難,自然不敢貿貿然去換樓。而發展商眼見庫存上升,亦不敢增持土地,導致政府的賣地收入大減,財政出現赤字。若果情況沒法扭轉的話,就可能出現公務員要減薪,基層要削減福利的情況。
施永青強調,樓市低迷還會牽連一連串相關行業,如建築業、裝修業、建材業、傢俬業、家電業、銀行業、廣告業、地產代理業、律師業、測量業等。很多人可能收入減少,甚或弄致失業。由此可見,若樓市真的步入蕭條期,社會上將會是受害人多,得益人少。政府若是危機意識不足,不在樓市還有得救的時候出手扶持,一旦跌勢形成,那就可能會欲救無從,或者成效不彰,連累政府亦會被市民怪責。
最後,施永青指,香港已習慣了高地價環境,社會若是有心想改變這種環境,必須事前做好準備工作。這包括調整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改變金融操作的準則,以及市民儲存財富的習慣等。否則,香港就會一再出現:看他(政府)出辣招,看他壓樓價,看他快成功,卻掉頭再托市。真是這頭趕鬼出,那頭趕鬼入。白白忙了一遍又一遍,結果還是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