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昨(11日)於微博上發文表示,中國邁入了擺脫大規模封控的新時期,一些人的第一反應是「秋後算賬」,把這次重大調整當成否定中國之前防疫政策的證據,他認為是犯了基本的邏輯錯誤。
胡錫進表示,中國因防疫成功實現了經濟增長,進一步鞏固了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反觀幾乎所有西方國家都是負增長,大量人口死亡。他指出,防疫第一年的2020年,中國無疑是全球防疫的榜樣。我們當年只是武漢疫情時有幾千人死亡,但是美國當年因新冠死了近40萬人。而且那年中國實現了2.3%的經濟增長,包括美國在內的幾乎所有西方國家都是負增長。胡錫進續指,防疫第二年的2021年,中國仍是防疫和經濟發展統籌最好的國家。這一年中國經濟實現8.1%的增長,繼續遙遙領先於世界主要經濟體。
不過,胡錫進亦承認,疫情第三年的2022年,國內情況變得複雜起來。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實現4.8%的增長,但是第二季度開始,以上海為中心的疫情大暴發衝擊了全國。也是從那時起,國內開始出現是不是應該放開封控的爭論。胡錫進指出,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放開封控都是迫不得已的,歐美放開得最早,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組織有效防疫,所以只能一開始就往「群體免疫」方向走。「群體免疫」在前兩年造成了災難性結果,如果歐美有辦法的話,他們也一定會把放開的時間往後推。
胡錫進表示,中國今年入秋以來疫情猛烈,過去的辦法代價太大,行不通了,而病毒的致病力又下降了,兩害相權取其輕,國家選擇了放開封控。這當中有面對現實、尊重大部分民眾意願的因素,也有高強度防疫進行了三年之後順勢而為、化被動為主動的戰略考量因素。
胡錫進指出,很多人都認為國家三年防疫贏得了時間,切實保護了很多人的生命健康,為放開封控贏得了一個時間窗口,使得今天面對了一個雖然傳播速度極快,但致病力大為下降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至於今年放開封控的時間是否非常準確,這絕非今天可以評價的,只能通過更長的時間視距來觀察總結。現在有一些人嫌放開早了,覺得為何不把這個冬天挺過去,過了流感季再說?另一部分人則覺得放開得晚了,應該在夏天就採取行動。這些爭論都讓時間去證明孰對孰錯吧。
胡錫進稱,那些宣揚「秋後算賬」,否定三年防控成就、稱之為「人禍」的說法偏激,他強調戰鬥還遠未結束,疫情仍需平穩度過,恢復經濟挑戰尤多,不要通過攻擊、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