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引述銀行業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內地大型國有銀行近期加強在外匯市場干預力度,以捍衛人民幣匯率,遏止貶值。這些銀行大量沽出美元,並結合使用互換交易(即掉期交易)和現貨交易。
報導援引6名消息人士透露,內地主要國有大行在遠期市場市場沽出人民幣取得美元,然後在現貨市場沽出美元來買入人民幣,中國也曾在2018年和2019年使用該策略。據直接了解市場交易情況的消息人士稱,此次拋售似乎旨在穩定人民幣匯率,減緩人民幣在現貨市場跌幅,互換交易有助於獲得美元,並錨定人民幣遠期價格。
《路透》指出,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了11.6%。周一人民幣兌美元的價格一直維持在7.1980附近。不過,中國國有銀行干預後,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匯率迅速下滑,人民幣升至6.95兌1美元。
截至晚上11時20分,在岸人民幣報7.1938,離岸人民幣報7.2043。美匯指數報112.24點。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沽出美元操作的規模相當大。消息又指,國有大行希望從遠期互換市場獲得美元倉位,以穩定現貨市場;國有銀行在外匯市場的交易似乎受到官方管理,從遠期市場獲得美元,有助人民銀行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需被用於干預匯市。
內地在2015年「811匯改」後,曾消耗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支持人民幣,官方儲備大幅減少引起很多批評。美國國債孳息率上升帶動美元上升,此舉亦有助於中國國有大行採購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