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多地爛尾樓業主集體宣布「停貸斷供」,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市場擔心內地銀行因而面臨信貸風險。官媒發文表示,指若果這股風潮蔓延,或對樓市造成負面衝擊,對樓盤銷售及金融系統穩定更為不利。
據網上流傳的多份《停貸告知書》,包括武漢、長沙、鄭州等多個省市的內地爛尾樓盤業主不惜影響個人信用記錄,共同決定停止償還按揭貸款,以抗議項目爛尾,直至樓盤復工。
週刊《財經天下》引述網上披露的訊息報道,目前至少已有35個停工樓盤的業主發布《停貸告知書》,總影響戶數約4.6萬戶,涉及總房款約347億元人民幣。
花旗銀行分析師陳俊瑋(Griffin Chan)在週三的報告中表示,若發展商違約,未交付的樓盤將面臨買家難尋、銀行無法收回資金等問題,業主集體停止嘗還貸款,會增加銀行的不良貸款,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國有銀行亦因此面臨信貸風險。
事件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官媒《證券時報》亦以《謹防爛尾樓盤停供風險擴散》為題發表文章,指近期有爛尾樓盤業主集體決定停止還貸,引來不少爛尾樓盤業主效仿,認為若果這股風潮蔓延開來,有可能對樓市造成負面衝擊,對樓盤銷售更為不利,亦不利於金融系統穩定。
文章提到,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受傷害的不僅是可能面臨徵信污點的業主,「還有整個樓市,樓市在危機持續下,買房者會更加謹慎,還有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儘管有房產做抵押,但是沒有交付的房產,只能成為壞賬,當壞賬增加,還可能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