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繫匯率制度下的港匯套利操作|Starman資本攻略

Column

1,104

近期,美國為降低通脹而多次加息,使港滙不斷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因此多次出手接沽盤。部份讀者可能不清楚何謂「弱方兌換保證」,這要從當年說起。

自2005年5月18日起,香港金管局收緊匯率控制措施,限制於7.75-7.85港元兌1美元之間浮動,並把7.75水平名為「強方兌換保證」和7.85水平命名為「弱方兌換保證」,以穩定聯繫匯率制度。若觸及或極接近任一界限,金管局將運用外匯儲備入市進行市場操作,以保持匯率在此範圍之內。當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時,金管局便會買入美元而沽出港元;當觸及「弱方兌換保證」時,金管局則買入港元而沽出美元。

面對這情況,有一種操作可以做,就是「沽美元、買港元」。對投資者而言,具體操作實際是「借美元來買港元」。在聯繫匯率制度下,美元對港元之最大波動幅度為7.75-7.85,即1.27%。若現時匯率(spot)已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理論上港匯只有upside,沒有downside。

聯匯套利操作很簡單,先向銀行借入美元,然後將美元兌換成港元,再將港元存於銀行(可做敍做定期存款、買入港元存款證/其他港元定息產品),目的是盡量去抵銷美元借貸利息成本。下一步是將港元定期存款或其他港元定息資產抵押予銀行,借出美元,然後重覆以上操作,原理與槓桿債券一樣。當然,在實際操作下,只需直接以孖展額放大總投資金額即可。

舉例,假設銀行提供的最高融率(LTV)為97%,即槓桿倍數為33.33倍。1萬元的本金可將總投資額放大至33.33萬元。而港匯目前在「弱方兌換保證」的最低水平下,最高的升幅為1.27% (由7.85-7.75),槓桿後最高回報率為1.27% x 33.33 = 42.33%。假若1年後港匯回升至7.75,槓桿後最高回報率為42.33%,即使只有一半,年回報率也超過20%。

在理論上幾乎沒有downside的情況下 (唯一的downside risk為香港特區政府放棄聯繫匯率),這種投資操作有這水平的回報算是非常吸引。但以上操作亦涉及兩種成本︰

第一,借入美元當然涉及借貸成本,買入港元後將港元存於銀行雖然亦有存款利息,但低得可憐。因此,美元貸款和港元存款的息差是最主要的成本。

第二,就是買入和賣出港元的買賣差價。

一般而言,我會直接設計一個proposal,向私人銀行建議整個操作方案。首先,我提出的要求是美元貸款和港元存款(或其他港元固定收益產品)的息差要接近相同,第二是槓桿比率的要求。今天好奇致電去某專業門做結構性產品的某大投行詢問,第一個反應是︰「陳生,乜又係你呀?」。經過一輪內部商討,該行產品部的初步回覆是,第一個條件基本上可以做得到,但行方並不願透露以何種產品操作。至於融資比率最高則可能只有95%(待定),即20倍槓桿。最後,當然是行方對投資者的要求,一般tailor-made的投資盤均會對投資者設定最低的投資金額要求。

市場不時會出現一些短期的套利操作空間,筆者對上一次操作已是數年前人民幣存款證借美元、CNY/CNH等的操作了,當時回報非常瘋狂,現在回想起亦津津樂道。現時除了市場的套利機會和空間越來越少,感覺上金融機構們亦沒有當年般進取,這當然也跟監管機構的政策收緊得越來越嚴格有關。

*文章經過編輯輕微修改
**原文刊於作者部落格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Telegram: 
http://bit.ly/2M63TRO

Subscribe FORTUNE INSIGHT YouTube channel:
http://bit.ly/2FgJTen

FOLLOW US